- 博文
通胀压力之下楼市刚需将更为迫切
2010-11-12 11:33:40尽管官方否认全面通胀来临,而有关报告已经披露,中国CPI在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间(五年期间),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被人为调整,系统性低估超过7%,可见通胀问题的严重性。
2010年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经济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0.7%.,比9月份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涨幅扩大0.7个百分点,由于CPI上涨创全年新高,通胀预期压力之大已引起国家决策层的担忧。因为2010年初以来,CPI数据正逐月攀升,对仍处于金融危机影响之下的国内经济走势带来了无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CPI数据的飙升,使通货膨胀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事实上的通胀压力之下,已经处于不断调控中的楼市后市正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政府已采取一系列包括严控房地产信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等,更以试图限制房价不惜采取行政手段进行调控,以期保持维稳态势。但是CPI的高位运行,在楼市刚需购房群体中已产生严重影响,以至于2010年10月相关部门最新统计,全国70大中城市房价继续攀高,其中一个十分明显的原因就是大家不想让“银子”贬值,而事实上,不论房市、股市、邮市、古玩,甚至于“豆你玩”、“蒜你狠”,各路资金“八仙过海”,都在纷纷寻找避险和升值的渠道。
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已明确表示,2010年CPI同比涨幅将在3%左右,话虽如此说,但事实上商品市场已经形成普涨格局,人们日常用品包括汽、柴油、粮油、禽类、水果等其它农产品正加速上涨,发改委对10月份城市食品包括蔬菜、鲜肉、水果、粮油等共31个产品的监测中,与9月份相比,有24个产品价格上涨,约占统计总品种的80%。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呈上涨趋势,导致PPI也同步攀高,上游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势必逐步向下游转嫁,恶性循环,又导致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最终都将在CPI中予以体现,使未来通胀压力明显增大。
CPI的上涨,十分明显的通胀压力,正在进一步凸现民生矛盾。因而,如何在这一轮通胀预期中顺利过关,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CPI数据并不包含房价涨幅的指数,但是CPI的上扬,让老百姓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而由此造成的通胀预期又一次次地被放大,当通胀影响到民生实际生活之时,此刻便人人自危,经济压力的严重性被一览无遗地体现出来,那么,要增值保值,房产或许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事实上市场可以投资或者理财的渠道少之又少。而处在调控之下的房价并没有实质性的下降,此时,楼市刚性需求购房者便会从观望中转为一种想出手的愿望,因为上涨的房价对民生而言已经有太深的体会和教训,此时此刻,因CPI上升而加大的通胀预期,让楼市刚需变得更为迫切。
在CPI迅速上升的趋势中,更有必要盘活流动性过剩,而盘活流动性过剩,扩大更大的内需或许是个关键问题。众所周知,当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相对严重的时期,国内保增长、促内需,房产业对内需的促进无可非议。当然,个中房价的快速上升,造成极大的社会矛盾,但房价上升成因极其复杂,而其中利益的博弈和高昂的地价也难脱干系。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在调控之下,平抑房价,让房产在促进内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减轻政府对通胀的压力是有极大帮助的。
调控,要打击的是房地产投机,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拉动内需,防御通胀,则更有利于社会和谐。为什么人们对股市和楼市的选择,绝大部分会倾向于楼市,特别是“买房养老”的概念根深蒂固,因为股市的变化和风险要远远大于房地产,而且操作手续复杂,而房产投资则相应简单得多,是一项固定资产的买入,通胀压力之下,要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房产仍是目前一个最大的选择。解决CPI上涨是政府要下的决心问题,而抵御通胀则是楼市刚需最为直接和现实的问题。因此,面临通胀压力,政策方向尚不明朗的情形下,楼市刚需购房者或再也不想“被通胀”,尽管调控仍在延续,但是,刚性需求的购房行为或将迸发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