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剩女某美丽
2012-08-31 10:47:43最近有个生活中旁观的剩女案例,我无意站在所谓道德卫道士的高度去评判和问责剩女和剩女问题,只是希望站在市场和营销角度去斗胆废话。
案例简介如下:某女,86年,身高155,中专,小职员,与父母同挤15平方米老公房。对应的择偶要求是刚性的:身高180(为改良基因),必须上海人,商品房必须长宁区(为和父母就近),必须本科以上(为佐证有竞争力),有经济能力(父母有钱不算,要自己有钱)卖相必须帅(单眼皮&小眼睛,均为不能接受的硬伤)。
表面看起来,这姑娘可以用“自视过高”来形容,鉴于开篇已经重申无意站在道德裁判和【老娘舅】里模仿那些正襟危坐者,更无意对所谓的高价姑娘进行指摘,仅以四个市场角度来手谈这个现象。
(一) 看盘:美丽的众口难调和与时俱进
用定位的方式来评估该女子强势所依赖的自诩美貌,其实无外乎六个字“皮肤白,眼睛大”,或许按照那些父母辈的口白还要加上一句“面孔像洋娃娃一样”。
但所谓流水不腐方能户枢不蠹。对于美丽标准,N多年以来也不断在进行着深化和丰满,就像以前对于男性的容貌标准是“国字脸+虎头虎脑”。
同时,一个完美或者高分男人和女人的标准已经从单一的容貌,如计算机程序一般发散出很多子目录,进行了细分要求。
今天对于一个优秀男人的要求,要“有学历有能力有气质有人脉有运气有容貌有成就有事业”,说白了有房有车是具象标准;那么今天的社会对女性同样势力,今天对于美女的标准已经不是“只靠一个脸蛋”,还要“有气质有身材有圈子会交际会做人”。
所以,对该女子的评估,结案陈词一句话“她自认的美丽,已经OUT”。
(二) 策略:婚恋平仓,“站桩式美女”要不得
把婚恋作为一场甲方乙方的商业案例来评估,那么可以参照房地产营销的选题来跨界隐喻。在女少男多的背景下,高价姑娘应运而生,相反就是今天剩女横行的供需背景。
在房子难卖的时候,要成功销售无外乎两种战略走向:要么降价,让房子回归“有性价比”区间;要么添加产品内涵,让房子“配得上”相对坚挺的价格。
同理。剩女横行时代,应对的策略其实也很简单:如果屈就不甘,那么就提升自己。如果你不愿意找一个“不能给你幸福”的男人,那么你就提升自己的身材、气质、学历、圈层,说到底还是努力营销自己。
足球中有一句术语叫“跑动出战术”,站桩式的中锋和站桩式等待的美女同样都要面临市场进化所带来的非议和责难。
美女、或自诩为美女,都在梦想“某天醒来,王子骑宝马,豪宅为你开”。但按照市场标准而非小市民道德标准,要么你去找王子,要么你等待来的可能仅仅是“王子——身边的马夫”。
剩女,动起来。
(三) 揭秘:高房价背后的身家相法
做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同样硬件条件的两位男子,A月薪3000,但有房;B月薪30000,但无房。
姑娘们,你如何选择?
站在评估的立场,A男可以用“自己能力一般,可能父母已经备好婚房”来界定;B男可以用“自身能力OK,但也对高房价噤若寒蝉”。
单从经济选择权重的立场,目前A男更有竞争力,因为有房就可以省去生活中最定海神针的一笔釜底抽薪消费。
B男收入可观,但面临几个变数:
第一,30000月薪面对的通货膨胀;
第二,30000月薪买房眼界势必水涨船高,看得上的买不起;
第三,30000月薪,高收入=高风险,没有终身合同。
中国文化的中庸,在市场问答面前有自己的取舍哲学,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以为今天高收入就是未来的潜力股,所谓暂时的潮起潮落,很多时候“功夫在诗外”。
(四) 外因:偶像剧,害了一代人
从最早的琼瑶剧,到今天的日剧韩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认知都是“歌舞升平,只要恋爱”,生活中那些鸡零狗碎暗箭伤人的负面都完全忽略不计,所以那些沙发土豆时代孕育出来的女子,自然还可以活在“王子一定有,我等终会来”的态度,自己不采取任何措施而被动等待生命的垂范。
今天,即使在最高级的办公楼那些衣着光鲜开口洋文的男女们,其实也是强颜欢笑的载体——指标考核、办公室政治、自身被上进、未来生活压力等各种远虑和近忧,都像一盆洗脚水一样被浇了个“透心凉”。
偶像剧,是一种鸦片,给你看到生活那个华丽的切面,熠熠生辉,但生活背面的阴暗和不堪,都被无情省略。
【第一次亲密接触】里面有段话大意如此:“你幻想着和白马王子牵着手,在沙滩赤足浪漫漫步,但很可能踩到狗屎臭气附体,或者踩到玻璃弄得流血狼狈”。
如果剩女已经是时代造成的伤害,那你需要给自己一个医药箱,以便在第一时刻给自己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