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谨防地产“大跃进”
2009-12-05 10:14:5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超万斤”、“十年超英国,十五年赶美国”……这就是上个世纪50年代那个时代的喧嚣和浮躁。
历史告诉人们:凡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制裁和惩罚。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中国遭遇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劫难。浮夸风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症结之一。最著名的例子要算是河北徐水县,号称一年收获粮食12亿斤,当时的《人民日报》对此都进行了宣传。半个世纪过去了,其影响似乎并没有消除。尤其在政界,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为了片面追求政绩,仍旧使用虚报数据,玩弄数子游戏。这种数子游戏的“并发症”波及社会各个角落,尤其是地产风暴极其明显。
凡此后果,害人害己,害国害民!老百姓最遭殃!
据北京媒体报道,今年6月份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大郊亭西北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土地的广渠路15号,经过多轮竞价,终以40.6 亿元的价格被中化旗下方兴地产公司摘得,以此折算出来的楼面地价为 14500元/平米。该地块刷新了北京公开出让土地的最高总价记录。
另据新华网上海报道,上海赵巷镇特色居住区10号地块,今年7月份拍出了30.48亿元的高价,被金地集团收入囊中,创下了今年土地拍卖价格的新高,成为上海年度新“地王”。位于上海青浦区的赵巷镇10号地块是一块纯住宅用地,土地总面积为23.73万平方米,出让面积为21.02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0,是今年以来上海土地市场出让的较大的一块住宅用地。
今年9月份上海市拍卖的长风6B、7C地块,共有69家房地产公司参与,其中包括众多一线开发商,最终中海地产以70.06亿元夺下了长风地块,平均楼板价为22409.3元/平方米,溢价率达129%。长风地块6B、7C地块一举夺下时下“中国地王”称号。
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也不甘落后,跟风有加。就在今年7月,长沙一块土地以92亿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我国土地公开出让市场上单宗土地的最高价。那么,随着这些"地王"的出现,人们也在怀疑,这些成交的开发商当真有这么雄厚的现金支付能力吗?业内人士披露说,其实很多开发商并不可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大笔的资金,他们往往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先通过竞标拿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然后边开发边支付土地出让金。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明确规定,开发商不能“边付款边拿地”,也不能“先拿地后付款”。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中第二十三条明确指出:“受让人依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付清全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应当依法申请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未按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出让金的,不得发放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也不得按出让金缴纳比例分期发放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也就是说,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必须在完全付清土地款的情况下才能获得,不得进行按比例分期发放。
土地具有资源、资本、资产多重属性,土地与房地产市场及至社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以稀缺资源、市场竞争形成和个别价格为主要特征的“地王”现象,暴露出当前社会很多深层次问题,其背后是严重的房地产泡沫问题和金融、信贷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下一步很可能将会演绎出当今一种新的“大跃进”。
老百姓清楚地知道,虽然地价不是房价的唯一决定因素,但它是房价的主要决定因素。只要地价一涨,房价一定跟着涨。“地王”越多,老百姓就越受罪。
其实,企业也不想高价拿地。如果低成本能够拿到土地,然后以稍低于周边的房价销售,这样卖得更快、利润实现更早。但在目前僧多粥少、价高者才能得到土地的市场上,理性的企业基本上就拿不到地、吃不上饭。只有胆子大、敢举牌的企业才能获得土地。企业获得土地的唯一途径就是拼地价,所以才会有“地王”频出。
老百姓不喜欢“地王”,企业也不喜欢“地王”,那么谁喜欢“地王”?当然只有土地出让方,高价“地王”的唯一受益者就是土地出让方。
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啊!但愿地产“大跃进”风很快过去,劫难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