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政府为何出台“限购令”?
2010-10-09 22:08:38有不少媒体纷纷报道称,国庆“黄金周”期间的车市和旅游业,双双出现了红火的繁荣景象。相对而言的楼市,在长假期间却是:各地购房者更趋理性,普遍持观望情绪,楼市交易趋淡。
自国家颁布“9•29”调控升级措施后,或在“问责”的负压下,此次出台的地方版调控细则,出现了中央意志与地方政府的高度统一。继北京(今年4月)出台“限购令”,上海、深圳也发出了“限购令”(广州“限购令”已报审批)。一时间,楼市调控升级版中两计“直拳”(提高首付和限购令)中的“限购令”,引发热议、各说不一。针对“限购令”,有专称“限购”应是长久之计,也有称“限购”是一剂调控良药,还有称“限购”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之道。 浅说:政府为何出台“限购令” 首先,“限购”与以往通过调整税收、金融信贷的调控不同,“限购”是更为直接的行政手段。笔者在《楼市折扣大战调控双限》一文中,曾言:“‘限购令’简单易行好操作,且不需全国联网。比之借壳的房产税来说,‘限购’是事前控制,或更能遏止投机和过度投资。政府出台纯粹行政干预的‘限购令’,或是调控的权宜之计,但从中也可见其让房价稳定和遏制高房价顽疾的决心。” 其次,过于重视政府的利益。相较金融杠杆的调控,打压需求的“限购”,不会对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造成伤害(如提高利率会大幅增加借贷成本)。 再者,在没有切实有效地扩大供给的前提下(若增加土地供应,会压低土地价格),基于“一旦调控政策放松,房价还会大涨”的预期,故暂时采取“一刀切”的“限购”。 反思:为何调控措施,几乎都将矛头指向购房者?房价降不下来的罪魁祸首是谁?其根子又在那里? 对于政府的行政干预,曾“打赌房价还会涨”的地产大佬任志强以“表停了时间就不走了吗?”来形容。 “限购令”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或说是计划经济思维逻辑下的调控方式),而计划经济时代之所以要“计划”,是因其物资匮乏、商品紧张,故只能凭票买。换言之,“限购”只能说明目前的房子紧俏。其潜台词是:政府短期内无法提高有效供应,所以只能硬性限制需求。 浅析:被寄予厚望的“限购令”效果 有专家断言,“限购令”将比“提高首付”和“三套停贷”的效果更为显著。诚然,从短期看,“限购令”确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根本上说,仅靠政府干预扼制房价效果有限。若要使其发挥强效,或只有使其常态化、制度化,但这种强行压制,又是否切合实际,又是否对楼市发展有利。“限购”也好,“限贷”也罢,毕竟只是行政性的短期措施,其深层次的东西是根治不了的。况且,炒家可借道企业法人避开而变相入市。所以,调控的关键在于供求的平衡,而非抑制需求的“限购”。 反思:“限购”的时间前提是“在一定时期内”,这个“一定时期内”是多久?“限购”并未涉及已有住房,换言之,已有一套或多套房的家庭,是否和一套房都没有的一样,仍然可以新购? 有相关人士表示,“限购”的时间长短要看楼市的表现。但没有科学的评定标准,其表现又如何界定、如何衡量。首付提高、家庭限购和三套停贷,这是此次调控升级的“重拳”。可这“重拳”的杀伤力,在打击炒房投机行为同时,无疑也误伤了普通购房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真正的有效地调控,以地方政府彻底摆脱高度依赖的“土地财政”为前提,放弃“敛财式”调控,切实解决房地产开发成本不断上涨、市场供应量严重不足等根本性问题。“硬堵”不是办法,加大供给方为正道,也即当下政府面临的要务。一切背离市场的调控,最终都难以收到理想的成效。 最后,谈一下“沪版细则”要点。 沪版细则共有十二条,除了“一户一房”限购外,又推出停止三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做好“房产税”试点准备、动迁安置房提前上市交易、放宽廉租房准入标准、保障性住房不低于总量70%等政策。 纵观“沪版细则”系列炮弹,也确有与其它楼市调控政策不同“亮点”,即按不同住房销售价格确定土地增值税预征(预征率不低于2%,比现在增加一倍)。这对开发商而言,意味着尚无销售收入,成本就在提高。这无疑将收紧开发商的资金链,使其现金流产生更大的压力。换言之,让开发商难以开发高价楼盘(房价开价越高,就说明土地增值越多),也或对某些开发商的“漫天开价”、“坐地起价”等行为形成有力约束。当然,这毕竟与其房价上升带来的利润还相差较远,且界定又比较模糊,很难真正限制开发商开发高端楼盘。 总之,“沪版细则”可圈可点,其提高土地增值税的预征率,也有其标杆意义。而上海楼市的调控,具有标杆意义的举措不仅如此。早在2004年,上海市政府就确立了三个为主的楼市调控:以居住为主、以本地居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房为主。无论是上海楼市,还是全国的楼市,若都能落实以“三个为主”的楼市调控原则,楼市又何故“屡调屡成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