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俗话,要掰开来听
2010-02-04 12:02:45俗话,要掰开来听
我母亲是个宁波人,从小就听到她唠叨那些“老话”:
——三岁定八岁,八岁定终身。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宁可和有知识人吵架,不要和无知识人说话。
等等。从小听到大。影响了我们最早的人生观,打下了做人的“初稿”。
但是,究竟是老话有道理?抑或仅仅因为老话就应该循规蹈矩地遵守?
时代在变,人在变,心在变。
老话要不要变?
最切忌的一点在于,老话如果仅仅因为听的多了,就没有鉴别性地认为是对的,那是一种悲哀。
用今天的思维来重新审视这些“古人云”的正确性,得出了辩证的结果——
正方,老话是有道理的:比如说,老话说“门当户对”,这话历经了我们曾经的愤世嫉俗之后,太屡次切身挑战之后,至少我开始认识到这句话的道理——
想过找个有钱的,结果呢?无法交谈真的是一件太痛苦的事情;
想过找个朴素的(今天说这个词,基本就算是指“呆”了吧),结果呢?你说到第三句,她的木讷眼神还没有理解第一句。
脚选鞋,鞋选脚,唯有门当户对。
又比如:俗话说“闷声大发财”
这句话大概是现在被暴发户都喜欢引用的“低调”一词的远古版和浓缩版
这话也有道理:
夏日的每个晚上6点到8点,我们小区东花园总是聚集一些吃好晚饭嘎山湖的老头老太,乘凉兼东家长西家短是每天的主题,用时髦的话叫“818”
有人在股市全面反弹,连戆大也受惠涨停板的时候哇啦哇啦
经典台词是“肉涨价有啥关系,我股票一个涨停,可以吃一卡车肉来。”
张扬的结果,是家中被“密斯特梁上”看上,损失好几个涨停板。
唉,鬼子都知道“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
闷声不一定发财,但是至少别破财啊!
反方的案例同样有力:
老话说:坏人面孔上又不写字的咯?
现在看到这句话的愤恨程度,简直要模仿香港电视剧里面那个“假发套先生”:
“法官大人,我反对正方做出武断推测!”
今天的社会世道,你能说坏人面孔上不写字么?
从字面上当然可以这么说,坏人也要美观的呀。
但是现在告诉你,这话在今天至少是“值得商榷”——
比如:在公共场合,特别是福州路、人民广场天桥,大凡看到“眼睛抠进去,颧骨高出来”的,那一定是坏人了。
对策就是转头360度,直到看着他(她)们彻底消失为止。
又比如:我小的时候吃着母亲买回来王家沙的青团,我一边咀嚼她一边抱怨:“乖乖,现在王家沙青团要一角五分哦,阿拉厂伊面得只要一角。”
我自然回一句:“各么侬买一角的好来。”
她给我一个头特,“一分价钿一分货侬晓得伐”
在今天,这个案例也要遭遇“法官大人我反对”
坚持用三轮奶粉的儿童,坚持喝立顿红茶的小资,坚持吃元祖月饼的少爷,坚持去奥特莱斯消费的OL,你们还追求牌子么?
我反对开发商跟我说品牌,中国社会距离品牌时代至少还差50年
不是中国人看不懂品牌,是品牌商自己没有营造好品牌
这样的俗话,还真不能信。
二笔二,这是我要的结果——不给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留给大家去思考
俗话之所以是俗话,是因为流传了很多年
之所以流传了很多年,是因为很多人想颠覆而不得
我无意颠覆俗话
但是俗话不是因为听了习惯就不要“与时俱进”了,就不要独立思维了
习惯,这是个坏东西
十年前某个交易员聚会,我有个女同事带着先生而来
我负责放CD,我选的是齐秦的《纪念日》
女同事条件反射地粉丝起来,直言齐秦是她梦中情人
有好事同事8一记:“各么拿老公呢?”
答曰:“他只是习惯”
过了半年,听说习惯被颠覆掉了,我们听之集体沉默。
变化的时代和不变的俗话之间,
用一个俗话来解释俗话的对错吧。
那就是“勿要啥都听人家说的!”
小区班车上曾经有人问“203啊(不晓得我名字,就知道我们家是203,这种感觉象电视剧的监狱长报数),侬有女朋友了伐?”
我有史以来最酷的回答:“我对你对我私生活感兴趣的兴趣没兴趣。”
这话说得——真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