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老娘舅》让年轻人更房奴
2010-02-01 15:13:03这段时间,在上海大街小巷如果搞一次收视率调查,相信那档《老娘舅》节目当
可以位列三甲。的确,从节目的市场性分析,这是一次成功的策划,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市井情结,别看那些“总”们从名车中走出来的样子气宇轩昂,说起家长里短也是一个比一个带劲;从节目的初衷来看,其实也无可指摘:“调解家庭矛盾,共建和谐社会”嘛!每次来的敌我双方,在一个坐在中间的老阿姨呵斥下,最终也就各退半步,至少在堂上总要俾面啦!
但是,对于对楼市、求职、生活等未来问题感到彷徨无措的年轻人来说,《老娘舅》节目却让他们“想哭但却哭不出来”,这个正大不光明的节目,让年轻人在以上三座大山的压力下背负了第四座大山,即伦理压力。
在此并不想向该节目开火,向那些道貌岸然的荧幕包公说不,但是希望提一些意见,让一个市井节目也能做到“以理服人、以人为本”,以下谨就该节目几个“共性”进行商榷,大家看看有没有同感?
共性之一:所有问题都是房子问题
这其实并不是节目的错,房子问题现在已经影响到家庭和睦、家庭发展、手足关系、伙伴协作乃至夫妻和睦子女教育问题。的确,楼市飙升让房子矛盾成为超越一切的矛盾,这也是时代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殊不知,10多年前如有纠纷,无非是违章建筑啊民间信贷啊婚外恋啊返城知青啊户口啊之类的老套,但现在不论什么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房子问题。
节目是调解矛盾的,所以尽管所有问题都指向了房子,但是调解员不要动辄就以房产律师乃至中介的角色出现,那就有点恶心的伪专业了。
我平时回家晚,偶尔周末也陪母亲看看。但是屡次看到那些所谓的“荧幕包青天”都热衷于谈论或将问题引入房子问题,不仅没有化解矛盾,反而将一个更大的矛盾如定时炸弹一般埋在双方“下节目后”。这就好比你是去跟老板谈年终奖问题,无论老板说企业发展、部门架构、未来转型乃至产业趋势,因为你怀揣着讨债的目的,所以总是能入狗尾续貂般地转到“我有突出贡献我要额外年终奖”这个命题上来。
如果调解员都是这样,他们可以去兼职做房产经纪。
共性之二:调解员要换位思考
当矛盾双方为房子的几万几十万在进行苟且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调解员张口来一句耸人之语“某某某,你就退一步,几万块钱能买到快乐么?”
这算什么话?几百万都未必买到快乐,那照诸位这么说,大家还竞争个什么劲啊!
作为调解员,第一要公正第二要换位思考,如果这个矛盾换给你,你会这么“大度”么?那个出镜率最高的阿姨,你真以为你是“MR.正义的阿姨”啊?
左一个“几万块钱,大家各退一步么好赖!”这不是和稀泥么?
右一个“钞票吃的光用的光,有什么好争的”你当自己是神父在布道啊?!
有次调解一个高价丈母娘,这个“MR.正义的阿姨”尽管鄙视了丈母娘要求市中心三房两厅的无理要求,但转而来一句“中环哪能就不能住啦?”
按照我们曾经的古文老师的口吻:“嗟乎?人家杀人你偷窃!罪不最,但也是罪!”
我一直激愤于这个目前上海滩风云人物的轻飘。
偶一日,听坐在对面的同事说,他经常在华亭路一牛蛙馆碰到这个阿姨,她儿子做老板的。怪不得,“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如果法律是“大家各退一步么好赖!”那以后法官只要对抢劫犯说“你把钱还给银行”,然后对原告说“侬也留一个改过的机会给人家,就撤诉吧?”那以后这个阿姨真的是“正义他们家的世界阿姨”了,可以取代美国的地位了。
如果调解员都是这样,他们可以去兼职做党委书记。
共性之三:所有的错都是小辈的错
在该节目中还有一个特别让人气愤的问题就是,大凡遇到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所有的错都是小辈的错。
子女和父母住,有矛盾,不用说,是子女的错;
子女不和父母住,有矛盾,也是子女的错;
动不动就轻飘飘来一句“既然这样,你们就给父母另外买一间”
上海现在的房子是老百姓心中的月亮,渴望而不可及,
动不动就买一间,你给钱啊?
这样调解员正是个太没有技术含量的活了,以后就看看矛盾双方的身份证好了
孰大孰小?反正小的就是错的
而现实生活中,小辈在外面压力大生存艰难,要看老板的脸色要看客户的气色还要看看自己的本色,而家中老年人往往用脱离时代特征的语言添乱,这时候如果有矛盾,更加需要调解员“与时俱进”地进行调节,一味怪罪小辈,不合理。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房奴或者说都硬着头皮在做房奴,父母如果不能给予物质帮助就应该给点精神支持,但是现在也不乏很多父母动辄以“你们赚得多”来作为理由,这种陈胜吴广般的“均贫富”落后思想,却和调解员阿姨们不谋而合
这电视上一个哭一个帮地不分就里,这都什么“假球黑哨”啊?!
我有次又看到那个“正义家的阿姨”一句“做小辈的,不是我要说你…”我迅速转台,不给她老人家“接下来就要滔滔不绝说你”的机会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一看年轻就注定了调解导向,这只能算“因为阿姨也已经是老年人了”
感同身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果调解员都是这样,他们可以去兼职做老龄维权。
和之前一篇博文写周立波先生不同,这次我们不是希望这些调解阿姨改变风格
而是希望节目编导以人为本,找点首先懂法其次来自于民间的调解员。
你让一个老板的母亲去鸡鸡狗狗几百块钱,她老人家当然不屑。
而多数人正是为了几百块在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