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国四条,你来迟了”
2009-12-28 09:27:362008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市场称之为“国六条”。笔者曾与2009年1月5日撰文认为:“国六条将使2009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质的转变”。而2009年的中国楼市,岂止是质的转变?“国六条”的本意是让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但是,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疯狂”,且让“健康”恶化了!
“国六条”之前,房地产市场充其量是“病毒性感冒”,“国六条”以后包括一系列房地产政策,抑或是“营养”过于“丰富”,使原本指望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决策部门却在患得患失之中助长了地价和房价的疯涨。这一涨,已经让中国房地产市场变得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这一涨,也使政府政策公信力严重下降;这一涨,使本想指望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似乎一下子变得遥远起来。“国六条”的本意荡然无存。这大概是“总理府”没有想到的。
时至今日,仍无收敛的高地价、高房价使中国房地产市场致贻极大隐患,面临如此境遇,政府的苦衷自然是无法倾诉。在2009年,政府在某种角度上,对房地产市场采取的是妥协政策,更由于很大程度上的“绥靖主义”,使高地价和高房价变得“有恃无恐”。因而,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火爆,从中央主管部门到地方政府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
2009年,政府在房地产政策上采取了妥协,尽管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势下整体经济下滑,但房地产业在政府扶持下,一跃成为中国房地产业发展20余年以来最为“疯狂”的一年。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市场消费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而房产的消费变占去了50%,为6万亿元之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疯狂”程度,甚至于让世界为之震惊,惟独是中国房地产,“荣幸”入围福布斯评选的年度七大金融泡沫之一。
2009年,政府在房地产信贷支撑上采取了妥协,总共10万亿的信贷资金,其中对房地产的信贷支撑创下了历史之最。某种意义上,中国房地产市场成为了金融和信贷的赌场,在房地产一揽子救市政策和天量信贷资金投放的催动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喧嚣”至极。政府的指导思想当然是抗衡衰退拉动内需,并提出GDP保“8”的硬指标,所有种种,都显示出政府的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支撑而采取的几近“绥靖”的思维和宽松金融政策似乎不可动摇。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09年全年总计流入房地产的信贷资金可达2万亿元左右,比2008年超出六成至七成,天量信贷也为高房价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9年,政府在房产商囤地上采取了妥协。房地产商为什么热衷于囤地?一方面是楼市的火爆和不断上涨的房价;另一方面得益于宽松的信贷政策及“曲线救国”的多融资渠道;再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公开或未公开的“土地财政”及GDP的互相攀比,为房产商的囤地推波助澜。仅万科、保利、金地、招商等十大“地王”,囤地已达3亿平米,猴年马月能开发完毕?相当部分的大型国企、央资、民企、外资凭借政策空子和“流油”的现金通过集中囤地的方式达到垄断未来楼市资源的目的,并以高房价消化土地成本,大批购房者有意无意地成为这场房产商囤地角逐的牺牲品,因为在2009年,有关统计显示,购房消费信贷达到史无前例的8、9千亿元人民币,着实有点“可悲”。
时隔一年,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颁布“国四条”,一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二要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三要加强市场监管;四要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而对高地价、高房价如此猖獗的走势,“国四条”似乎是姗姗来迟。“国四条”内容,其实早于2007年以后,相关房地产主管部门已在各个场合表态过,而通过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研究完善”,并非创新。推出“国四条”的原则,是要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而实际问题是,2009年一年国内地价、房价的迅速上涨,已经不是一个“势头”的问题,甚至于有点积重难返。那么,仅仅一个“国四条”要让房地产市场的“火”降下来,可能有点难。当然,从市场角度,“国四条”的实施,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但极不正常的楼市以及其所隐喻出来的巨大的社会矛盾缘由,那么,“国四条”所表现出来其实是希冀多重灭“火”。
在房地产业中,由于明显存在着政府、房产商及银行业的各方利益诉求,因而,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的指导思想是“双宽松”政策,房地产利益链依然如旧。而这厢边面对深陷“高烧”的楼市,面对因高房价导致的比较棘手的社会矛盾,不得不采取点“遏制”和“调控”。“国四条”的发布,并未引起强烈反响,说到底,政府的政策公信力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畸形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让绝大部分自住型刚性需求的购房者伤透了心,任你“新政”奈何,我自冷眼应对。“国四条”结果如何?且听“市场”分解。
我咋想到宝哥哥在说:“林妹妹,我来晚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