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时刻准备那些随时恶化的变局
2009-11-19 17:13:38A股市场承受再融资的能力是有限的,最极端的案例是去年中国平安和浦发银行的天量再融资就直接引发了雪崩式坍塌,A股市场一口气跌到1664点,差点跌了四分之三。而今年的天量再融资能否再次引发市场大面积的塌陷呢?截至10月底,今年A股IPO筹资规模为1118亿元,再融资规模达到了1933亿元。近期的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武钢股份、万科A和中国铝业轮番圈钱,不断地考验A股市场的耐受力。
市场的天量再融资考验着市场的韧性,考验着整个股市制度,那些尚未补好的漏洞,会不会随着市场上涨之水的不断冲洗,会不断侵蚀扩大的更严重呢?在市场上涨的时候,或许能掩盖很多问题,或许让人忘记了过去的伤痛,但理性之门不会关上,除非人们根本就不愿意去关注那些曾经让他们极度悲观的因素:恶意再融资、扩容和凶猛的大小非减持。
若不是现在实体经济通缩,大量资金无处可去,像这样的轮番加压,很可能早就压垮了整个市场的信心。一些上市公司把市场看成自己的提款机,通过恶意再融资圈钱,这让更多的股民不信任,而且也是股市的乱象之一。上市公司把影子当做卖点,很少分红,所以被股民称为“铁公鸡”,而且,市场甚至认为,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特别是那些当年上市时监管部门还限制发行价格的上市公司, IPO没有圈到足够的钱,就通过不断的恶意再融资来补。这种恶意再融资不仅仅是在给股市制造乱象,也在自毁前场,靠恶意再融资增加竞争力的公司能有什么前途呢?
我们先看看平安公司去年再融资引发的风暴,足以让我们引以为戒。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将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的A股和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按当时的股价计算,中国平安此次的融资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创A股有史以来融资规模之最。更令投资者担心的是,如果其他上市公司也效仿中国平安,纷纷进行“天量”融资的话,股市会不会沦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怎么保证?因此,平安再融资遭到了激烈反对,中国平安也被视为整个2008年股市大跌罪魁祸首。其实,中国平安本身再融资并不足以整个市场如此惨烈,真正的原因是资源价格正在走向破裂,市场只不过做出了提前反应,而后来的金融危机也确证了这一点。但平安恶意再融资揭开了中国股市本身内在的弊端,而且公众对于这一弊端很担忧,因此,市场正是借助这一事件表达了不满情绪,用脚将股市踢下了神坛。
所以专家们建议,监管部门应当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在制度层面上做更详细的规定,除了对融资比例的限制外,还应当对再融资的具体用途、时间间隔等方面进行限制。比如,上市公司首次融资后,第二次融资至少间隔三年以上;如果没有重大收购行为,再融资额度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发行的规模等。但现在这些我们还都没有完善,很多能够打死牛市的因素还没有完全消失,之所以市场还在上行,那是因为是市场自身的周期在起着作用,但是,谁又能说,股市上涨了之后,漏洞尚未补上,危险就减少了呢?
虽然我们很清楚,合理的再融资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特别是信息披露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公众很难分清楚哪些是恶意再融资,哪些是合理的再融资。在市场趋势不好的背景下,即使是正常的再融资行为也可能被公众视为圈钱和恶意再融资,直接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在赌意很浓的A股市场,很多人只是博取短期差价,即使是恶意再融资也能发,但发了之后,就会造成市场的动荡,接着成为多米骨牌,引发市场塌陷一大片。学者们也对此研究,我们的投资者还普遍缺乏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力,投资中总是带有“赌性元素”,以股价上下波动博取差价为投资理念者不在少数,从这个角度也很容易解释为何中国股市成立以来几乎大部分时间市盈率都在40倍以上、新股在50倍市盈率仍产生畸低的中签率了。这些来自需求方的噪音也助长了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行为。因此,判断A股市场价格问题,不能完全照搬价格理论,还要看看这个价格背后的异常因素,一些投资者虽然短期内选择了你的再融资,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就得到了市场认可,充满赌博的市场只会让市场价格失灵。
一般的投资者不可能有很足够的信心,很有可能是被忽悠进去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一种欺诈行为。这里不是说不能因为投资者愿赌服输了,还是要看该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如果因为信息披露不清晰,就像你故意隐瞒商品的缺陷,这属于欺诈,法律也不会让“消费者自认倒霉”而结束。当然,投资者也应当自己看清楚,不要老是按着寻找最大笨蛋者的思路来炒股,说不定你就成了最后一棒者,还助长了上市公司铁公鸡的本性、把市场当成自己的提款机的冲动,不仅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实体发展,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进步。
天量再融资我们很难辨认哪个是恶意的,哪个是正常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市场容量是有限制的,超过市场压力势必引起股市的剧烈震荡,甚至下滑。但现在还处于上升通道,虽然再融资尚不足以逆转整个市场,但却可能为以后下行通道埋下地雷阵,火药桶,一旦市场被确诊为下行趋势,那么诱发市场暴跌的因素还会是再融资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弊病大小非减持。
虽然我们对于市场周期比较重视,但是,周期还不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吗,上市公司若要靠圈钱来制造竞争力,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会不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呢?而且,市场制度的漏洞会不会因为市场的水涨船高而被冲刷的更大的呢?像2007年那样的暴涨和2008年的暴跌还会不会重演呢?只有天知道,如果是这些漏洞没有被修补的情况下。
2009年的第一轮的市场是随着美元的贬值而获得的,但是,随着美元贬值限度逼到了底部,我们的市场将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考验。我们都清楚去年年底是最困难的时候,但去年我们是一致的救市,随着经济的好转,现在分歧越来越大,形势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国际形势,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才刚刚到来。而如何甄别真实的信息,将成为我们决断的依据,对于股市这样,对于楼市这样,对于经济更是这样。奥巴马最近来了,他带给我们的正是这样的信息,世界局势越来越复杂,关键看我们能否真正的把握确定的东西,时刻准备着那些随时都可能恶化的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