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猪肉价格为何让市民农民交替受伤
2011-11-17 17:03:25猪在中国物价体系中最受人关注,主要是它是国人餐桌上最重要的副食品之一。而最有名的是猪肉在五年内“推动”CPI价格上涨,在国内外影响深远。一次是2007年,一次是今年,这两轮CPI上涨,让国人对猪肉印象深刻,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物价上涨是由于猪来推动的。当然,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只有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就可能会失控。
中国猪肉过高,因此诱使中国进口猪增加。美国农业部11月更新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8224.7万磅,创下2000年1月以来单月自美进口猪肉的最高历史纪录。商务部数据也显示,美国、墨西哥、芬兰等国抢滩中国市场,“洋猪肉”纷纷涌入。为什么中国愿意进口猪肉呢?今年国内猪肉价最高时达20多块钱,低的时候也有15块钱。根据美国进口的数据,中国每进口一斤猪肉,1美元多一点,只相当于人民币10元不到。如此悬殊的价格差距,是因为美国生猪养殖的成本远远比低于国内。有媒体报道称,美国生猪价为中国一半。作为生猪主要消费的玉米,美国玉米为每公斤1.48元,中国玉米约每公斤2.4-2.6元,要比美国玉米高出70%左右。而且,美国母猪的产出也比中国高出约50%。
中国的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成本上涨,很多养猪户的利润都被成本不断上涨给吃掉了。很多养猪户反映,猪价上涨了,他们并没有获得超额利润,很多也就只能获得平均利润而已。如果遇到倒霉年,很多猪的成本都能高过卖猪价。
还有,中国的猪肉从猪栏到餐桌,中间环节重重,层层加价,还可能加税加费,这也是中国猪肉价格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养猪的不如贩猪的,贩猪的不如收税和收费的,遇到那些罚钱的马路经济罚款的,收过路费的,还有收管理费的,羊毛最终出在羊身上,最终都要消费者掏钱。要想降低中国的物价,我们认为,减少不合理的中间环节,以及减少不合理的税费,是必须的。只有降低生产者的税费,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增加他们的利润,才能创造出来更多现实财富。
美国猪来了,但也检查出了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多批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地的猪肉产品,因被检出含有俗称“瘦肉精”的莱克多巴胺,而被我国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目前这些批次的猪肉产品已被退货或销毁,并未在国内市场销售。可见,中国猪肉更应当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否则,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当然,能把外国的廉价货进口一些进来,同时将我们的巨额外汇储备实体化,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猪肉价格和蔬菜一样,在回调成功之后(应当注意,绝对价格与生产者的成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又伤害了农民。价格高涨,市民吃不消,价格太低,农民吃不消。其实,这中间还是中间费用太高的问题,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都没有真正分配给养猪户和消费者。猪肉供应多了,成为要挟农民的降价亏本的幌子,而猪肉供应少了,又成为要挟市民高价卖肉的幌子。如何削减交易成本太高,依然是管理层应当关注的焦点。
如果从物价角度看,是肉价还是药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类商品物价由于中间环节太多,导致成本增加物价上涨,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在论及药价虚高时指出,很多药商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利益集团,将招投标玩弄于手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价格改革刻不容缓,最近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撰文指出,现在医改已进入深水区,所触及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上下一心、开拓进取、只争朝夕,坚定不移地把这项重大改革实施好,走出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式解决办法的路子。
同样,关注猪肉价格变化的两头的利益,即一头是消费者,一头是生产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治理物价上涨,以及实体经济被虚拟经济掏空,不仅仅要从货币超发的根源出发,同样,削减中间成本,削减流通费用,以及各种各样的管理费用,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