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没有传统的人注定要扮演丑角
2011-04-02 10:12:22没有传统的人注定要扮演丑角
——广电总局抨击穿越剧的反思
没有传统的人注定要扮演丑角,伽达默尔这句话常常刺痛我的心。为反对而反对的思维,往往会成为偏颇和极端主义的来源。广电总局痛批穿越剧的轻浮,没有形成深邃的思想批判力,更何况时常违背历史事实。
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在会议上发言表示,如今穿越剧有越来越热的趋势,总局不提倡对历史表现得太随意,而时下泛滥的穿越题材电视剧则需要“冷静反思和讨论”。他同时表示不提倡对名著频繁翻拍,也不提倡简单克隆国外剧。
滥拍穿越剧,肆意对历史进行解构和戏弄,始于现代文明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这种偏爱“喜剧表达”或者宁愿在物欲中失去自我批判的能力。
人们对于生活的反思,形成了一种忧郁的性格,同时充满着绝望,或许这是人类对于时常发生的无常变化和灾难的恐惧所致,更是一种看不到边界的痛楚,在思想岔路中,迷失了方向。精神内在冲动,导致精神的受难情调。个人受到权威精神或者诱惑精神的支配,本能地形成一种郁结于胸的病状,从而使人在纷杂中失去了掌控自我的自由。在这种失去的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我认为,是对于概念丧失了辨别与扩张内敛的功能。于是,在华丽概念的外形包装下,滥竽充数的事情屡屡发生,并不奇怪了。
我们丧失了批判的工具,这种工具曾经是为哲学承担,但是,现在哲学在物欲之下,失去了“反思能力”。哈贝马斯会说:在哲学中,我们是绝望的。他为什么会绝望?因为哲学不解决问题,而仅是解释问题。不过,从当代主流文化的情形却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还在试图“改造世界”。如果没有工具和路径,即使反思之后,也是纸上谈兵,这也是哲学的贫困的原因。当所有致富致政之学,都从哲学剥离出来之后,还能有什么深邃的思想给现代的文明,带来有益的指导呢?当我们不去恢复哲学内在的张力和新外延的时候,新工具就难以诞生。
对于工具的反思,实质上在拓展人们的思维模式。问题是,现在社会不再会有黑格尔式系统建构,即使有人这种建构,还是受到激烈批评。但是,这种批评,往往是活在当下的一种激烈反抗,是一种下意识对权威主义的驳斥。但是,如果没有掌握传统知识的内在张力之上,或者注定是一个“小丑”。伽达默尔说得好:没有传统的人注定要扮演小丑。我所理解的传统,不是保守和死板的礼法和习俗,这里充满着内在改进的意志,充满着扩张与内敛的活力。
但是,扮演小丑的丑角太多了,出现了凤姐和芙蓉姐姐这样的角色。其实,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她们的存在实质上对权威主义的解构,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在进行庖丁解牛之后,如何重新连接散架的牛骨和牛肉,确实失去了经纬线。庸俗主义大行其道,永远是历史的主角,这里无需抱怨,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历史阶段,庸俗主义都占据当时的主流。但丧失进步的内在根据的思维,注定在时间性上要差很多。流行主义的转向越来越快,如同超市里的旋转门,一旦超速运转,很多人都会被挤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