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再谈央行频繁上调存准率
2010-12-16 11:25:3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当天宣布央行决定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和今年11月CPI同比上涨5.1%,再创年内新高无不关系,央行频繁上调存准率,主要目的还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肆意扩张,稳定金融系统,防止潜在金融风险的发生。同时,也是契合中央明年经济政策的整个基调,把稳物价放在更突出位置。
对于楼市来讲,央行提高存准率,笔者认为在国内是和目前出台不久的“限购”等楼市调控政策的作用是相互互动的,也是在美国实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之后防止国内外过多热钱流入房地产市场,控制国内房贷市场规模,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国家调控当下楼市“高房价”的决心。在楼市高位运行的背景下,这对于银行业及楼市也是一个警示:频繁上调存准率之后就是频繁的加息,调控政策将会进一步收缩市场“流动性”与开发商资金链。
在国外,美国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无疑为中国楼市调控不尽人意的现状“雪上加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应量将会增加,从而导致货币贬值,人为地推动物价上涨。大量印刷钞票将产生通胀,从而导致热钱流入房地产市场等领域进行资产的保值增值,“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只是更加巧合地为开发商博弈调控“过冬”提供了市场外部环境。
在国内,今年11月CPI同比上涨5.1%,再创年内新高,伴随美国实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国内通胀预期正在慢慢演变为现实。一方面央行频繁上调存准率,凸显了当前货币政策向2011年“稳健”过度的特征,但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仍将为“高房价”创造生长的温床;另一方面却是加息、频繁上调存准率,抑制通胀预期的来临与房价的快速上涨政策的频繁出台。楼市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目前“高房价”的局面能否得到改观?这让业内外人士看了也会觉得让人欢喜又让人忧,难以看懂。从这个角度来讲,央行频繁上调存准率背后有它的“决心与无奈”。
从信贷规模来看, 今年11月份的新增贷款额很可能达到甚至超过5000亿元。这意味着,2010年的信贷投放“超额”(超过7.5万亿元的年度信贷投放目标)的几率较大。信贷投放“超额”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引起国家的关注,频繁上调存准率只是央行对收缩市场“流动性”的一方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在当前物价不断攀升、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背景下,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那么,明年新增信贷目标可能低于今年的7.5万亿元。那么,明年的新增信贷金额目标到底是多少,也成为我们评判2011年楼市走向的一个关键因素。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明年的新增信贷金额目标不会大幅缩水,会保证新增信贷具有一定的市场平稳性、连续性。由此我们判断,明年的有可能还会保持一定的市场“流动性”,2011年的楼市发展也会相对平稳,房价也会在坚挺中艰难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