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收藏博客 | 豪宅博客
    个人资料
  • 姓名:李战军豪宅专家
  • 博客等级:16
  • 博客积分:309777
  • 博客访问:346968
    博客标签

我的好友
  • 博文

房地产调控靠数据还是靠感觉

2010-03-08 16:48:54

房地产调控到底依靠数据还是依靠感觉?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按照科学常理,产业的调控只能是靠统计数据,而非人们的感觉。但在我国,有的时候感觉的力量大于统计的力量。

今年国家统计局的公报称,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1.5%。一下子全国哗然。逼得国家统计局一方面坚称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又认为统计方法存在改进的余地。

对于国家统计局的房价涨幅报告,我看到了牛刀先生采取了非常实用主义态度,一方面宣称任志强先生死定了,因为任先生讲2010年中国的房价至少涨5%,而涨幅巨大的2009年全国也不过是1.5%,因此轻易的断定他在与任先生单方面的赌博中,又胜出了一局。一方面又宣称马建堂先生和开发商站在一起,弄出了这么一个大家都不相信的数据。我倒是关心万一2010年中国的房价上涨幅度如果超过了5%的话,牛刀先生是否兑现他的承诺,永不涉足房地产。

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地产市场唱多派往往能够拿得出一连串的研究数据来佐证,而房地产市场唱衰派拿出来的却是人们的感觉,是一种政治的感觉和道德的感觉,当然也有对房价涨跌的过敏性感觉。

实际上,国人把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看得过于简单,过于功利,又过于重要。我们的领导人又特别喜欢简单、明了、易懂的房地产均价。弄得房地产的价格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和成败的标准。国人把自己顶到了“杠头”上,毫无腾挪余地,一副发誓和决战的架势。“价格涨上去了,我就退出房地产”、“四万亿投资没有一分钱用到房地产上”、“今年价格一定会稳住,不行也得行”、“本届政府任内能解决”……。

国家统计局对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1.5%的说法,我认为基本上是比较真实的。因为很多年来一直按照这种统计办法计算后公布的,至少我可以做历年的纵向比较研究和比较参考。这一统计数据本身就是这种统计方法、运算程序和调研对象的自然结果。

经济统计方法的合理性都是相对的,任何统计数据都只能说明反映某种特定经济现象,或这种现象的一个侧面。任何统计数据都不能说明反映一个全面综合性的经济现象。

统计结果永远不可能和统计对象完全吻合,统计的过程永远是对统计对象的接近和真实性的模拟。

统计的方法、程序、对象和范围是可以做逐年微调的,但一定不能做大幅度的调整。如果这么做,那么统计就不是为经济服务,而是为政治服务了。

就大多数国人而言,他们不知道我们国家根本没有实施类似于全国人口普查那样的全国房地产普查,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国务院,对我国房地产的市场和产业情况都是一种大约摸的掌握了解。大多数房地产市场数据和结论都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得出的。

就大多数国人而言,他们不知道房地产的数据中央和地方不一样,交易管理部门和企业不一样,统计部门和房产部门不一样,金融部门和房产部门不一样,财税部门和工商部门不一样。这些年大多数部门都是拱手让统计部门去对外发表数据,自己从不主动去公布数据,寻找麻烦。

就大多数人国人而言,他们不知道我国只有房地产调控政策,而没有房地产产业规划和发展目标。我们调控政策的依据一是“房价”,二是“民怨”,三是“政协人大”。现在很多出现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的有关房地产的数据和事实,都是不完全真实和存在巨大偏差的。

就大多数国人而言,他们不知道房地产市场均价根本不能够作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依据,如果要把不能够比较的各地房屋、不同功能的房屋、不同地段的房屋作价格比较,只能进行“价格指数”的比较,而不是“均价”的比较。今年就可能出现“均价”稳定甚至下跌的现象(因为政策保障房大量面市),但完全市场化的商品住宅非常难以下跌。政府要了价格稳定的“面子”,开发商要了价格上涨的“里子”,大家各取所需啊。

就大多数国人而言,他们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里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经济状况。譬如数据来自于开发商填报,而不是各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2009年的市场交易状况在时间上是前低后高,在空间上是一二线城市长得猛,三四线城市涨的不慢;我国商品住宅普遍是期房销售,因此在我国各地房地产成交量和价格统计数据当年分为期房销售(实现交易登记,但房屋未建好,也未发产证)、现房销售(是去年甚至前年销售的期房,因今年房屋竣工验收转计入现房销售,其销售量和销售价格都不是今年的)和期房现房销售(当年现房销售加上当年期房销售),拿出哪一个数据对外公布大有讲究,蒙的都是外行人。

2009年,中国所有电视观众都看到了一件大事情:中央电视台停办了《实话实说》节目。是我国“实话实说”做不到?不容易?还是我国本身就没有“实话实说”?

阅读(1872) | 评论(5) | 收藏(0) | 推荐(0) | 举报

富关昆 :2010-03-16 08:20:45
统计结果永远不可能和统计对象完全吻合,统计的过程永远是对统计对象的接近和真实性的模拟。

严重支持!!
富关昆 :2010-03-16 08:18:36

一个体量10万平方米盘子的开发周期可能是二年半或三年半,大盘(40万以上)可能是四年到五年多。

而对土地开发量的统计与楼盘销售价格统计不可能是同步的,尤其是在多口径、多部门的统计背景下更容易被利益驱使出台“数据”;

在周期时限内同一体量数据可能被统计数次,而楼盘价格在周期内(预售)是以市场需求曲线波动而波动的,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给统计带来极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再加上复杂的利益需要背景,“数据”就会被政治化、戏剧化。

李老师所谓的“感觉”是客气话。
导爹 :2010-03-10 14:50:30
靠比较靠谱的数据和比较靠谱的感觉,当然,还得有最基本的常识和良知。
天马流星拳:2010-03-09 14:06:00
靠关系~~
豪宅网 :2010-03-08 17:31:39
恭喜您,您的博文被推荐到热点图片区!
  • 发评论
  • 登录 | 注册
  • 最少5个汉字。请勿发表色情、反动的内容或广告,谢谢合作。
    • 请选择表情
    • 真棒
    • 我生气了
    • 我酷吧
    • 微笑
    • 热吻
    • 好害羞
    • 翻白眼
    • 悲伤
    • 抓狂
    • 疑问
    • 窃笑
    • 惊讶
    • 鬼脸
    • 大笑
    • 呲牙
    • 闭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豪宅之家的观点或立场。
    copyright (c) 2004 haozhai.cn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豪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