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驳开发商委员茅永红的四大谬论
2010-03-03 21:39:01驳开发商委员茅永红的四大谬论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地产500强”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在接受和讯网、中国网联合采访时发表了诸多代表开发商利益的言论。在笔者及很多理性人士看来,茅永红的观点纯属谬论,笔者逐条驳斥如下:
茅永红谬论一:买不起房不该只知道“埋怨”
“现在很多人买不起房,就埋怨政府和开发商,我认为有些是不对的。”自己就是搞房地产开发的茅永红委员表示,“本身没有买房能力,就不要来埋怨政府、社会和开发商,因为现在中国住房改革发展的投入是很大的。”
吴其伦驳:畸高房价下,买不起房的民众有理由抱怨
目前,中国房价畸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导致房价畸高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商过于追求暴利、炒房团贪得无厌数度推高房价、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思维促使土地价格居高不下、部分不良学者为开发商摇旗呐喊、部分媒体为高房价推波助澜等。
目前,畸高的中国房价与非典时期的白醋、无锡水污染时期的纯净水、疯狂时期的郁金香、癫狂时期的普洱茶没有什么两样。作为弱势群体的普通民众理所当然有理由抱怨开发商、政府、炒房者、专家、媒体等推高房价的群体。
茅永红谬论二:房价要“稳”,不能强行控制
2月27日温总理在讲到房价问题时谈到了抑制房价问题,对此茅永红的观点是要“稳健”地来实施,“房价不能打下去,而且也打不下去,应该科学地来控制它。控制它要从几个方面来控制,政府要控制,金融也控制,开发商也要理智一点,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做,现在一搞就打,打是不对的。强行控制我认为是不妥的。”
吴其伦驳:唯有打压房价,房地产市场才能步入理性发展通道
近年来,政府对待房价的态度都很温和,用得最多的词是“稳定”。实践来看,稳定房价的态度令开发商、炒房者、投资客、消费者都觉得房价不会跌,于是乎,开发商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炒房客绑架银行、疯狂囤房,投资客、消费者盲目追涨,最终导致房价屡创新高。
对于目前的中国畸高房价而言,唯有打压高房价,令高房价得到合理回调,房地产市场才能步入理性发展通道。相关观点参见拙文《唯有房价大跌才能拯救中国楼市》
茅永红谬论三:保障性住房光靠公共财政还不够
谈起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茅永红的观点是,这是个“老问题”,每次两会都谈这个问题。他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两条腿,政府和市场合力解决:“因为我是搞房地产开发的,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保障性住房,从政府政策性上面要大量进行支持,同时要靠社会支持,老靠公共财政也是改变不了的,必须要结合社会资本、市场资本来参与保障性住房。”
吴其伦驳:保障房绝不能交给开发商做
近年来,各地政府或多或少地开发保障性住房,这本是一件好事。可在广州等地却出现保障房屡遭弃购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保障房是交给开发商去建的,其产品定价及品质令消费者觉得经济适用房是既不经济更不适用。
笔者一直以来的观点是,保障应由政府主导来建。这一点,可学习新加坡,设立国家公共住房发展部(地方设局),从保障房的规划、开发、投放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这样,民众才能以最实惠的价格买或租到保障房。
茅永红谬论四:保障房建设进度缓慢是地方政府“很穷”
茅永红分析,为什么我国的保障住房建设进程还比较缓慢,因为地方政府“很穷”,没有多少钱盖经济适用房,上面制定了廉租房计划,但是下面还是执行弱,都是公共财力达不到的原因。
吴其伦驳:保障房建设缓慢是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阳奉阴违”
地方政府之所以阳奉阴违,主要有三面的原因:
一、土地财政思维影响了地方政府执政方向。地方政府靠国家土地,为其带来滚滚财源。相关官员深知,一旦按中央部署大力发展保障房,则势必导致房价下跌,这样,土地收益将受到影响。
二、相关官员过于看重个人利益。商品房市场的兴盛能够给相关官员两方面收益,相关官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可以买到比市价低很多的房子,甚至还可以得到开发商的贿赂,这是经济方面的收益,此其一;其二,房地产市场繁荣将令地方政府GDP大幅增长,地方城市面貌改善,这些都将成为相关官员的政绩,这样,相关官员的仕途将变得更加顺畅。相关官员深知,一旦大力发展保障房,则其个人收益将大为降低。
三、地方政府过于看重GDP。在中央政府追求GDP的大氛围下,地方政府更加看重GDP。而很多地方政府官员要么是因为无能,要么是因为太过计较个人得失,在进行产业布局规划时缺少前瞻,将房地产业视为当地发展主要推动力量。从实践来看,房地产业对于各地GDP的拉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相关官员深知,一旦大力发展保障房,房价步入下降通道,GDP势必受到影响。
当温文尔雅没有用的时候就应该用武力解决问题;
保障性住房既要靠政府也要靠开发商,大家各退一步,开阔天空;
但凡有钱的都喜欢“哭穷”,怕被劫!
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