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丁克,真楼祸&假潇洒
2010-02-01 15:15:50丁克——来自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ds四个单词首字母D、I、N、K的组合,仅从单词字面意义解释,意思是:双收入,没有孩子。
丁克的产生——时下很多白领纷纷把工作、事业及个人的生活质量等排在重要位置,很多人拒绝生育,由此形成时髦的“丁克家庭”。
成为丁克的首要标准是——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
丁克,苦恼人的笑
老实说,我对于丁克理解并不深刻,所以就以上三个问题,我是请教了我的隐形文库——百度词典。引起阅读中有疑问的是关于“主动不生育”的说法,而叠加了这种疑问的是后半句的补充“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
我讨厌小沈阳,但是必须要用有喉结的声音问下“为什么呢?”
东方网10月23日有个标题——“上海“丁克家族”呈上升趋势 认为养儿太贵。”并在文中直接算了个“养孩子究竟需要多少钱”的经济账,这是一个社会话题,但是至少这个话题给我们传达了这样的新思维:丁克,潇洒背后有苦衷?!
丁克,培育成本失控
地产博客,就必须和地产有关。
我无意将所有的社会无良都推卸给楼市。毕竟作为前从业者、现边缘从业者,楼市要是崩了,我们也会遭遇“连坐”之苦。
首先,我们讨论下中国人口观念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政治主导人口。一句“人多力量大”,人口从四万万同胞直接飙升到10亿,当然这个背后不仅仅是偶像崇拜,也有那个年代备战备荒的政治需要;
二是经济主导人口。中国老百姓会跟着股评家买股票一点也不奇怪,中国老百姓迷恋法轮功也一点不奇怪,在没有观点的地方一个观点可以主导一个时代,人口多→劳动力多→工分多→粮食产量高→家庭吃得饱,大致是这么个逻辑;
三是性价比主导人口。我们都属于“被拉扯大”的一代,培育成本其实是可控的,在一个商品匮乏的年代,因为没有卖所以不能买,家长用来搪塞孩子莫不如此。
但是为什么到现在就“被动选择不生育”了呢?
丁克,可以少买1.5次(套)房
丁克们,为什么如此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呢?
说到底,还是“后性价比时代”的算账方式被刷新了。
如之前有篇博文《婚房面前四条路》,“结婚→买房”这个逻辑关系已经无需赘述。要孩子的打算和不要孩子的打算直接会有一半成本的区别。
按照目前的楼市价格和区位段配置,一半双工薪者能承受的价格在100万左右,这个总价也就在中环外环的“墨西哥边境”上买个7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
这个户型段是适用二人世界的,但是无法负荷成长型家庭。而现在普遍的第一代照顾第三代现状,就决定了未来的70平方米,在有了孩子之后,突然要增加两个人。局促矛盾陡然加剧。
就算可以捱过这个一桌麻将式的家庭结构,孩子只要一进大学,就直接面临就业问题,其背后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二代婚姻问题,那么买房又要摆上台面。
所以,坚定走丁克路线,至少可以避免“结婚少买一房,未来少买一套”的二次税收。
丁克,苦情版“男女都一样”
楼市飙升,不仅催生了丁克,还平衡了现实中的男女观念,这不能不说是楼市的一大积极效应。
只是这种效应背后也一样是强颜欢笑。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生男是建设银行,生女是招商银行”。意思大致是如果生了女孩,父母可以松一口气,毕竟未来买房这个最大宗的家庭乃至家族消费可以忽略了。
但是这种因为生女孩的窃喜,在楼市的摧枯拉朽面前,也终于笑不出来了。
理由很简单。住宅价格飙升一倍,男方经济力量就被削弱一半,那么女方的社会责任和买房时的被需要感就必须得到释放,也势必被卷入这场“家族增发募股”战役中来。
拿上海来说。前几年流行“男方买房女方买车”。这个陈规在现在绝对是站不住脚了,房子一涨再涨车子一跌再跌,这种中国婚姻传统中消费“门当户对,男方稍亏”的费用分置模式已经呈现绝对的一边倒了。所以这些年,这种说法被边缘化了,并成功流窜至“房价和车价差距还没9比1”的西部内陆地区去了。
男女终于一样了,生男孩不再是盲目崇拜了。
楼市强拉硬扯也终于有点积极效果了。
但是别忘了“男女一样”后面加个“苦”,
我们的欣慰瞬间蒸发,面部定格
丁克,在这种楼市背景下,注定是含泪潇洒着,拒不维艰那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突然发现,“潇洒”两字六点水,比泪还要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