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收藏博客 | 豪宅博客
    个人资料
  • 姓名:张宏伟豪宅专家
  • 博客等级:16
  • 博客积分:377976
  • 博客访问:403534
    博客标签

我的好友
  • 博文

“农地入市”可平抑高房价是“张冠李戴”

2009-11-27 13:26:11

本文刊载于2009年11月27日《东地产》

 

11月17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浙江省对外透露,国土部近日已确定在浙江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改革试点。最快从2010年元旦起,浙江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农村集体建设土地入市,并逐步实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的健康流转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将来自宅基地置换后腾空出来的土地,用作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原有农村土地流转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必将大大缓解目前土地供应紧张的局面,而地价抬高房价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咋一听,如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必将大大缓解目前土地供应紧张的局面,而地价抬高房价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治理高房价,如果从“农地入市”入手,无疑是“张冠李戴”,是难以实现的,今后发生的事实也会让业内对政府的行为啼笑皆非。

我们先简单预想一下“农地入市”的后果:

1、“农地入市”非但解决不了当下楼市供应紧张的局面,反而给开发商“囤地”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环境。圈完城市圈农村,对于开发商来讲,可谓不亦乐乎。

另外,据报道,农地入市可实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的健康流转模式,笔者认为,这是忽悠老百姓。业内人士都知道。房地产开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段,地段不好谈什么都没有用,农地的地段决定了难以实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农地按照市场标准应该属于价格较为低廉的土地,价格低廉反而给开发商囤地有机可乘,低价切入,待升值后高价卖出。

2、“农地入市”解决高房价是“张冠李戴”。据媒体报道,“农地入市”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将来自宅基地置换后腾空出来的土地,用作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原有农村土流转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

这也就是说,“农地入市”的核心是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而非住宅用地。其实现在急需解决的是住宅的房价过高的问题,而非商业和工业地产市场房价过高问题。而事实上,现在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正处于低谷期,应该做的是吸引投资者进入商业和工业地产市场,而非加大土地供应,进一步增加商业和工业地产的供应量,让市场价格难以反弹。此外,“农地入市”用作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在住宅用地持续紧缺的情况下,这将进一步激化住宅市场土地市场供应紧缺的状况,有可能进一步推高房价。这种做法说是可以平抑住宅市场高房价,简直是“张冠李戴”。

另外,“农地入市”对于平抑城市的住宅的房价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各大城市的房价水平并不是简单由城市周边的农地来决定的,而是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最接近城市核心的城市郊区土地价格水平对于城市房价有实际影响。从这点上来看,农地的概念是在是太广,说农地入市可以平抑房价也是“张冠李戴”。

3、“农地入市”是欺负老百姓,又是官商勾结的新伎俩。“农地入市”是将来自宅基地置换后腾空出来的土地,用作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农地入市后,将使低迷期的工业和商业地产市场更加泛滥,有可能造成土地使用效率低下,工厂倒闭,给当地带来一片烂尾楼的后果。这当中老百姓也免会受到噪音、水、空气等污染的影响。此外,开发商与政府勾结,极其可能通过“公关”改变用地性质,进行囤地改建住宅等其他操作。这当中受益的理所当然是政府和开发商,受损的是普通老百姓。

既然“农地入市”不可能平抑高房价,那么2009年高房价的根源到底在哪里?简单来说,就是政策宽松驱动和流动性过剩投资泛滥。

在政策方面,政府政策宽松,多热点叠加导致楼市“泡泡”过多。从年初到现在,主要有南汇并入浦东、大浦东航运、金融“两个中心”、“大虹桥”功能区、圈地运动和“地王”频现、真如副中心、世博会、地铁、迪斯尼“作秀”、通胀预期、豪宅投资虚火等众多热点,这些热点在不同时期,阶段性的推高了上海的房价。

另外,政府的土地调控政策没有严厉执行,2009年中国的房价太高,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政府的土地供应行政制度、垄断性的卖地体制、对开发商囤地涨价谋利行为打击不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依靠土地收入。此外,在宽松的政策机会下,开发商大量“囤地”,该开工的项目不开工,该推向市场的楼盘迟迟不推广市场,“囤地”本身造就土地在升值,那么升值后的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再投入到市场流通领域,开发商由此二次垄断土地市场,由此可获得暴利,同时,也必定会推广房价。另外,“农地入市”难以实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可能进一步加重“囤地”的后果,进一步推高房价。

但综合来看,2009年上海楼市如此疯狂,除了有众多“热点”支撑外,现在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政府的4万亿投资计划,导致流动性过剩,过多资金进入到楼市和股市房产股,投资需求虚火旺盛,最终众多房产并非在在终端消费领域,而是在投资过程的流通领域。

在房地产市场领域,一套房子进入市场要经过诸多环节,如开发商的销控,投资需求的介入,二手房市场的流通,最终一套房子真正被买下居住才是消费品。中间这个过程,一旦一套房子进入投资过程中的流通领域进行市场流通,此套房产的价值在流通过程中已经不是原来的价值,客观上已经增加了流通成本、银行利息、流通过程中的增值价值,交易税费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最终一套房子进入市场的价格。这种结果就是,购房者在购房的时候,他除了要支付正常的购房款,还需承担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费用。实际上这个流通过程就是房地产市场推高房价的过程的真实写照。

因此,要想平抑高房价,就要严格执行各项土地监管政策,而不是怂恿开发商囤地捂盘。政府对待囤地和捂盘,该打击的要打击,该收回的收回,时刻敦促开发商手中的土地尽快开发进入房地产市场,及时改善紧张的楼市供求关系,同时,通过税费政策调节过剩的投资需求,不是让房子总在流通领域,而是尽快让房子回归至终端消费领域,这样,可以让紧张的楼市歇歇脚。

如此看来,说用“农地入市”平抑房价确实是对当下楼市高房价下错了药,说“张冠李戴”一点儿也不为过。

阅读(1241) | 评论(2) | 收藏(0) | 推荐(1) | 举报

幽蓝冷月:2009-12-02 22:09:30
“农地入市”可平抑高房价是“张冠李戴”
香格里拉 :2009-12-01 17:25:13
  • 发评论
  • 登录 | 注册
  • 最少5个汉字。请勿发表色情、反动的内容或广告,谢谢合作。
    • 请选择表情
    • 真棒
    • 我生气了
    • 我酷吧
    • 微笑
    • 热吻
    • 好害羞
    • 翻白眼
    • 悲伤
    • 抓狂
    • 疑问
    • 窃笑
    • 惊讶
    • 鬼脸
    • 大笑
    • 呲牙
    • 闭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豪宅之家的观点或立场。
    copyright (c) 2004 haozhai.cn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豪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