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鄂尔多斯“死”循环
2012-05-07 17:04:37
据中国经营报2012.4.30报道
几乎一夜之间,鄂尔多斯市许多缺乏煤炭背景的房企应声倒下,曾经的鄂尔多斯第一高楼“方圆一厦”也在这一逼债风潮中停建,至今未再开工。
“方圆一厦”开发商刘建强知道,让他和“方圆一厦”陷入困境的,不只是房市调控宏观政策的变动,更是鄂尔多斯市长期依靠能源-房产-高利贷发展埋下的隐患。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即便有政府多方协调帮助,“方圆一厦”也实实在在找不到接盘者。鄂尔多斯市房地产资金链断裂所带来的影响,决不止地产资金链那么简单,一套支持鄂尔多斯的完整生态系统,正在经历痛苦的嬗变。
一线调查
停建逼断借贷链条 政府介入缺乏撬动杠杆
鄂尔多斯第一高楼陷民间借贷泥潭
4月27日,曾被誉为鄂尔多斯第一高楼的“方圆一厦”开发商刘建强向债权人透露,“方圆一厦”暂时还不能重新开工,该项目向民间资本筹集的4.2亿元左右资金也暂时难以偿还。
让《中国经营报》记者意外的是,刘建强同时向债权人透露,“方园一厦”已经抵押给银行,他正在等待鄂尔多斯市政府的“拯救”方案。
被套牢的鄂尔多斯债权人还记得在当年的开工仪式上,时任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副区长的杨彦明表示“一定要把‘方圆一厦’建设成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不过四年之后,停建中的这座高楼代表的意义,显然与之前已有大不同。
据办案民警透露,鄂尔多斯市政府已介入刘建强集资案,曾两度召集多个部门负责人开会讨论,目前,刘建强本人也被警方监视居住。
拆迁款托建
据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官员透露,刘建强的债权人达800多个,涉及金额4亿多元,其中征地拆迁款约占1亿多元。鄂尔多斯市发改委对“方圆一厦”的核准通知书中注明,“方圆一厦”总投资为5.836亿元。
“方圆一厦”于2008年8月8日奠基,其“东临火车站、西望东胜公园、北接东胜区政府,与长途汽车站一路之隔”的优越位置,以及138米、35层的高度,使其获得鄂尔多斯第一高楼美誉。
彼时,鄂尔多斯房地产业正处在火热上升阶段,人们不仅在本地抢购房产,更一度组团前往北京、西安、上海等地购房投资。该楼开发商、鄂尔多斯市建强建业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建强更因在2005年以每平方米6000元的价格,在北京市朝阳区立水桥买下一栋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商用楼,成为当地购房投资大军竞相羡慕的对象。
伴随着鄂尔多斯市提出“决不让市政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口号,新一轮的城市大规模扩建到来,相比于康巴什新区的土地资源充分,东胜老城区已经充分开发,新建的项目只能在铁西那块有限的土地上。而“方圆一厦”正位于这块高低不平的地块,且处于最高的一个小土丘之上。
2010年3月,“方圆一厦”开始以“内部认购”的方式售楼,媒体随即曝光这一方式属违规之举,但这依然挡不住人们的购买热情。开始认购仅两周,售楼处便宣布22层以下全部售罄。一位炒房人甚至一次性拿来600万元现金做订金,买下整整一层,成为关于“方圆一厦”热销的最佳注解。
2010年7月,该楼封顶时,东胜区政府特意发来贺信。当年11月,刘建强被任命为达拉特旗白泥井镇道劳窑村支书。“我也是那个时候给他放贷的,当时他姐刘凤莲的一个朋友说起他,我觉得很有前途,就把征地的60万元全给了。”李女士与刘建强同属达拉特旗白泥井镇,想到一位建第一高楼的村支书接收贷款,应该没什么问题,便以2分的利息将60万元贷给了对方。
李女士认为她的选择并非没有保障,刘建强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是家乡的名人,也是家乡人民特别信任的人。
据刘建强的亲友介绍,刘的家庭属于典型的农民家庭,小时候曾经吃过窝窝头。1986年他考入内蒙古青城大学建筑系。1989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东胜区教育局,负责“基建”工作。1995年,刘建强不顾亲戚反对放弃了教育局的铁饭碗,通过竞聘当选东胜第二建筑公司总经理。1998年东胜第二建筑公司转制更名为建强建业发展有限公司,2001年刘建强成立了建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了鄂尔多斯恩德商贸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成立鄂尔多斯市建强建业投资集团公司,辖四个子公司。
“成立投资公司,当时就有很多典当行、民间借贷的人找他,想要放贷给他。”刘建强的一位亲友回忆,2010年时,刘建强正值事业高峰,虽然产业中并无煤炭构成,但依然成为不少民间借贷人士追捧的对象,因为当时刘的产业中房产一块表现突出,而整个鄂尔多斯市的房产都在疯狂上涨。
李女士说自己在2010年底向刘建强放贷后,不少亲友还希望能够通过她,向刘建强放贷。据达拉特旗某拆迁办负责人回忆,当时不少被拆迁征地的农民,拿到补偿款第一件事便是找一个合适的人,把手头的钱以高利贷放出去,刘建强则是当时众多放贷人可望而不可攀的借贷对象。
拆迁、巨额补偿、放贷这似乎是鄂尔多斯城市周边不少人的共同经历,东胜区公安局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办公室民警将这类报案人的经历概括为:拆了,拿钱放贷,房价高涨,要不回钱,没钱没房。
戛然停建
就算是在2010年底,“方圆一厦”所在的东胜区铁西区周边,所有的房子都呈现明显上涨势头。当时“方圆一厦”的预售协议转让价一度被炒至每平方米10万元,附近的商品楼售价大都仅突破1.3万元/平方米。
原定计划中,方圆一厦在2010年封顶,2012年春季正式完工交付。但2011年6月,当地民间借贷开始风紧,到9月时,多家典当行倒闭,不少企业家遭遇逼债。而此时,刘建强依然算不上紧张。
“那个时候大家都说赶紧要钱,但是也都觉得钱在刘建强那里,不用太担心。”让李女士和其他放贷人觉得不用太担心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房价并未出现下滑,销量则因前期太多炒房客的介入,而依然很难见到待售的房子。
不过,只比其他人晚了几周,10月下旬,逼债的人陆续来到建强建业公司,负责公司财务的刘凤莲(刘建强的姐姐)面对诸多债权人,从开始的让大家完全放心,渐渐变为不耐烦和紧张。
据债权人提供的一段录像显示,刘凤莲在2011年10月上旬时还笑着说“你这点钱算不上什么,随时就能给你”,但在10月下旬时,她当着多位债权人却直言“钱现在根本就没流动起来,怎么给你?你们问得我都快窒息了。”其神情似乎异常紧张,显得焦躁不安。
记者从一位建强建业公司离职员工处获知,由于建设“方圆一厦”需要近6亿元的资金,刘建强先从银行贷款,此后又接收了不少民间高利贷,而由于刘建强的所有产业几乎均与地产直接相关,所以企业利润在2011年房市有价无市时,便难以变为现金,于是高额民间借贷利息支付开始出现紧张。
几次成功赴京炒房的经历,让刘建强认为他的资金链不会紧张,第一高楼的建设也注定是一次大赢的机会。据接近刘建强的一位员工回忆,2008年时,刘建强在“方圆一厦”奠基仪式上告诉身边人说:“现在周边都空着,我们抢占这一块高地,建最好、最高的商住两用楼,后来者都没法和我们竞争。”
承建“方圆一厦”的四川星星建设集团工作人员透露,他们是在2009年秋天才正式承接该项目的。这也证实了坊间传出的刘建强在2008年奠基仪式后曾有观望状态之传闻。彼时的“方圆一厦”所处地块,除了新建的火车站和汽车站外,并无多少建筑。一位当地摄影师在2008年冬天拍下的图片显示,当时“方圆一厦”所在位置前后左右全都是大片的荒草。
但2009年秋天后,周边陆续开建天佐大厦、美梅国际酒店、宏源一品小区……大批来自川渝的建设者一度让附近的小旅馆、小饭店全都爆满,处处传出川渝方言。出租车司机和当地居民甚至把这一区域取名为“四川区”。
但那样的热闹场景随着2011年秋季的到来,变得萧条起来,“方圆一厦”周边多个施工点传出欠薪消息,民工讨薪的情景开始陆续较大规模地出现在鄂尔多斯当地媒体人面前。
不能抵债
相比于李女士的后知后觉,东胜区不少购房者在2011年10月份时,即已施展浑身解数,开始了一场悄然的自救行动:退房,要钱!
“违规售房”!——这曾经被无数炒房人完全无视、甚至被一度推崇为鄂尔多斯特色的四个字,被用来当做退房的重要理由——至少在法律层面,这个理由是受到支持的。
“当年的协议,都是在没有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签署的,那时候没有人想过这是违规售房,但现在大家觉得楼市没得赚了,决定撤出,这正好成了法律可以支持的一个理由。”当地律师称,春节至今来律师所咨询此类信息的人几乎每天都有,但真正选择打官司的并不多。
在鄂尔多斯地税系统供职的赵先生即在2011年11月时,成功地从“方圆一厦”退房,不过,这让他费了不小周折。但之后,赵先生的另一位同事再没能实现退房,至今仍在网上发布信息希望能有人接手那个70多平方米的“空中楼阁”。
2011年10月后,刘建强辞去《北方周末报》鄂尔多斯分社社长职务。据刘的一位友人透露,在2009年到2011年期间,刘建强虽然担任分社社长,但很少参与报社事务。“他很信任手下的人,对自己不熟悉的,绝不会去过多干预。但辞去分社社长职务时,他的经济状况应该是最严峻的时候了。”
据建强建业公司一位员工回忆,10月后,有不少人打电话来问退房的事情,也有不少人通过关系,最终退掉了房子。
比退房子更可怕的则是前来逼债的债权人,姐姐刘凤莲一度向债权人表示,钱确实紧张,但“方圆一厦”就摆在那里,只要再施工两三个月,就可以完全交付,债权人可以选择用房子抵债。
“大家先是说房子不是都卖出去了吗?哪来的房子抵债,之后发现当时已经退回来不少房子了,大家更恐慌,房子肯定没人愿意再要了。”东胜区债权人郭先生称。
无人接盘
目前的“方圆一厦”,主体已经完成,外墙上的金色玻璃装了大半,留下的黑洞像一个个眼睛,盯着周边那些尚处主体建设过程中的其他楼盘项目。
记者联系了多家想要出手该大厦房产的当地人发现,价格虽然没有明显下降,但都表示会在转让费方面给予最大优惠。一位持有第22层126平方米购房“协议”的男士称,只要能拿回那25万元的订金,转让费他可以考虑一分不收。
而在日前刊登在当地报纸上的一份公告显示,铁西区一新开楼盘在众多购房人交付订金后,并未支付后期房款,以至于开发商不得不将那些“欠钱”的买房人名字和电话全部公开在报纸上。
“他们先是打电话催,后来就刊登这个东西,而且把我当时放订金的那个楼层、门牌号都发到上面了,太过分了。”被刊登了姓名和手机号的李女士称,开发商此举旨在逼迫大家鉴于“面子”、“名声”,把当初看好的房子买下来。
不过,对于“方圆一厦”来说,售楼中心的电话已经欠费,而即使有人想要原价转让,也鲜有接手者。
年初,坊间一度传出刘为了避开逼债的债权人,已经通过朋友把自己送到了东胜区看守所内。但这一消息随即被证伪。刘本人出现在东胜区公安局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办公室(简称打非吸办),且向多位债权人表示自己正在积极想办法。
也就在此时,上述那位与刘同在一个镇子的李女士,获得了刘本人的答复:“只要钱流动起来,我手头有了就还给你。”
但李女士在等待两个月后,四月中旬无奈来到“打非吸办”,试图堵住刘问个清楚。
4月26日,记者从“打非吸办”办案民警处获知,刘建强目前处于监视居住状态,经常到该办接受调查。市里开始频繁传出要刘提供方案,由市里帮忙解决的声音。
同一天,鄂尔多斯市金融办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春节后,市政府确实召集多个部门就刘建强集资一事进行讨论,初步的思路确实是希望刘自己能够拿出方案,由市里帮忙来解决当前难题。
“水下有上百个人在扑腾,你救哪个?你得救最有希望活下来、生命力最强的那个,最好也是比较好救的那一个。有煤炭背景的,人家等于上了救生艇,不用救,刘建强就属于没有上救生艇的。”接近金融办的一位当地人士称。据他了解,刘早前提出的方案中,希望市里某具有煤炭背景的公司出手相救,甚至一度提到希望将“方圆一厦”打包卖掉,但这一方案似乎并未得到政府和有煤炭背景的企业认可。
而关于刘建强向民间借贷的数额,以及向银行借贷的数额,目前警方亦表示仍在调查中,不便透露。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情况和其他那些集资的完全不同,他的实业是比较多的。”办案民警称。
就在2011年秋天,“方圆大厦”停建,刘建强陷入逼债境地时,鄂尔多斯市政府大楼对面,两座高达180米的双子座正接近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