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争先恐后扮紫薇
2011-11-15 13:48:07过去一个月,景瑞降了绿地降了龙湖降了中海降了星河湾降了,随之对应的是龙湖砸了中海闹了绿地谈崩了景瑞抗议了,但对于以上诸家而言,回笼才是王道,所以也没有耐心去关注售楼处的损失和公司品牌的形象,签合同是第一位的。
对打折之后一地鸡毛的总结,其实蛮有点“从被迫到主动”的转化,或许人堕落也是这样从半推半就到轻车熟路了:
打折第一怪相:真打假打的苦情戏。
之前写过一篇【从暴力营销到哭肉营销】的文章,其中讲到了如今的营销,已经从铺天盖地的强迫受众,变成了以退为进以情动人,开发商各个做出壮士断腕的神情,楼市哭声一片个个都是“紫薇”而没有“小燕子”。
但究其原因,这些苦情戏背后是“没事偷着乐”,以松江某楼盘为例,从26000跌到15000是不假,他们也准备好了应付老业主投诉的两条理由——第一,从精装修到毛坯,要单价降8000;第二,从景观位置到非景观位置,单价要降3000。
这样一钆,账是平了,但两个理由都经不起推敲——单价8000的装修标准是什么标准,你找个装潢公司的来问问,这里面至少一半是水分;景观位置到非景观位置,你想想7090地块能具备这么大的位置落差么?
但问题还不仅在此,我们明明从中还看到了浑水摸鱼的迹象——原先作为卖点的“买多少平方米,送多少平方米”人间蒸发了,而这部分不是开发商给予客户的福利而是产品设计时候本来的“偷面积”做法,这“两减混一加”,业主你别以为你发了国难财,你仔细算算账看看!
打折第二怪相:上上下下的快感。
我之前写过一个观点——降价要趁早,这话是说给开发商听的,但换位到了消费者这里,其实可以被翻译成“抢打折房,也要趁早”,开发商肯降价,不管多少总是割了一点肉,这时候他一定是到了“需要金额换速率”的时候,所以这时候消费者要快,但反过来看,一旦“开发商要的回笼数”达标之后,他完全没有必要再采用听之任之的做法,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继续下去,这时候迅速提价或者调整方案就时不我待了。
而消费者在面对机会稍纵即逝的背景下如果再犹豫下再商量下,那就建议你索性放弃,而将这种教训贯彻到下一个打折重灾区的第一现场。否则你就自动进入甲方“报复性回补”的蛊惑里去了,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
打折第三怪相:主动爆料“我打折”。
这是打折盛行之后的最新动态。北区某楼盘,在十一房展会期间报价10000,这两天突然看到其苦情涟涟地爆料“我直降3000”,我当时一惊,没想到一群红包记者发稿之后的撒跟价格,居然和十一期间一摸一样!
这和我们常规认知中的“先涨价再打折”,而是原价就像自由女神一样“一直在那里”,但营销方杜撰了这样一个“艰难抉择”的过程而已,看来打折真的已经成为一种营销时尚,明明不打折也一定要挤进打折的圈层。
在应对淡市市场的时候,所有的信心和价值观都已经分崩离析。所以,没有一个绝对的热销产品,只是对于它的冲击力量有没有达到足以摧毁的地步,而已。
当然,也没有一个绝对滞销的产品,那疯狂的过去几年,一个广告卖500套的神话,也是事实。
打折之后,一地鸡毛,战地回忆,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