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妙手仁心】 性本卢瑟
2011-10-19 09:20:14之前有个记者让我给80后读者推荐几部剧集,我想也没想就报出了【妙手仁心】、【围城】和【过把瘾】。对于这三部戏以及这三部戏的组合,我的理由是——【妙手仁心】是主旋律,人要做个好人,底线是不要主动害人;【围城】是普洱茶,如安妮宝贝那般“只要你以同样绝望的心态阅读,我们就能彼此安慰”,所以凡事做好最坏打算,对人从“不期待”开始积分;【过把瘾】是情感宝典,在一生的爱恨纠结中尽量像古龙水一样干净简单,知道“生命都没有永远,所以爱更不会永远”,责任止损万事大吉。
这两天突发奇想通过IPTV在复盘【妙手仁心】,其实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部最具备纪录片气质的生活片,因为相比大陆那些所谓主旋律,相比那些台前“好人打不起”台下“导演潜规则”而言,【妙手仁心】的真实是最浅显但最难拷贝的都市生活核心竞争力。
而真实想要表达的不是如新闻般受到舆论引导,而是就想让受众感到我们彼此都有“人之初性本恶”的原罪,而文明社会以及人兽差别无外乎让这种原罪被底线所包围所掣肘所制动。
首先,按照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妙手仁心】里那些男女医生,都可以被冠以“生活作风有问题”,按照我们的传统价值观,这些流氓怎么可能做得好医生呢?不是么?林保怡饰演的黎国柱,可以每日在酒吧猎艳忘返,这和我们长期被教育的白衣天使哪里沾得上边啊?!
但我们思维逻辑中从来就是“打包”属性,将工作和生活打包,将8小时之内和之外打包,将欲念和行为打包,这样一来我们的人物就个个不食人间烟火就个个柳下惠了,医生就一定要废寝忘食舍生取义,但其实医生在社会属性而言,只要在8小时之内救死扶伤乃至尽力而为,即可。
其次,【妙手仁心】所表达的现代人都市情感的B面,却是程至美医生对植物人女友两年不离不弃拒绝诱惑的情真意切,甚至在第一部中还由“至美前妻出轨在前,其撞见却主动被通知离婚”的桥段。
按照我们长期被教育出来的眼神,在这两个极端好男人场合都有点看不下去的肉麻血性,“还是不是男人!”(这里用一个感叹号终结了一个问句),结论就是“YES”,但这个桥段的存在必要是作为矛盾的另一面,即和黎国柱的花心黑白映画了,同样是好医生,按照赵本山的口吻叫做“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这里用一个问号论证一个感叹句)。
程至美和黎国柱对于私生活的截然不同,不妨碍他们都成为医术高明的好医生,但他们能成为贯穿三部120集的好朋友,这是主旋律观众所困惑所不能理解的。
按照我们的价值观——“看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素质”,程至美和黎国柱应该是前者唾弃后者,后者对着前者的背影骂上一句“假正经”,但在真实为信条的【妙手仁心】,这一切顺理成章。
同样的这种矛盾整合,我们还可以看到警察和K姐之爱、同志之爱、医生和病人之爱,乃至艾滋病人之爱。
见惯了太多的门当户对,我们对这种上海人方言中“枪毙鬼和拉塞”的狗血一定是嗤之以鼻避而不见的。
第三,我们在看看所谓的职业操守问题。在这部生活片里面,情爱、职场、人际都有所涉及,但我们没有看到主旋律所要求的虚伪扭捏——没有看到医生为抢救病人连续加班,自己感染轻伤不下火线;没有看到除夕夜不回家团圆而留在实验室冥思苦想的眼泪售卖;更没有看到为了病人牺牲自己的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换个立场想一想,如果你连自己都不能保全,又怎么有能力和力量去帮助拯救别人呢?在一个团队里,自己的轻伤不下火线其实在整体战斗力方面反而是拖了后腿,是对于团队的不负责而非“坚持就是胜利”。
在讨论职业操守这个问题上,【妙手仁心】很好地给我们上了一课——要拯救,先自救。在结果导向的现代社会中,好心办了坏事和直接做了坏事,其实在平效方面是相同的。
第四,关于世间因果的认识。我们传统意识中认为好人有好报,但或许是现实过于残酷或许是文化过于极端,彭宇案让我们颠覆了对于好人有好报的价值观。好人和好报之间,从逻辑角度看并没有直接和必定的联系,只是对于有底线的人群而言,“不主动害人”已经是个很高的道德标准。
但在今天,这个看似简单的价值观,要做到其实很难。很多年前有部美国电视剧,讲述一个男人,白天是法官晚上是侠客,他的格言是“如果法律不能给我这种公正,我选择自己去寻找这种公正”,但现实生活中这种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
【妙手仁心】中好医生感染死掉,是不是基于鲁迅说的“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淋漓的鲜血”,我们无从而知,但那么多年以来的我们被收看的片子中“好人死不掉,坏人五全尸”的极端,已经不是一种文化传播,而是一种宗教显扬,但时至今日,彭宇或后来的许云鹤,让我们发现这种宗教的背离!
这部10多年前的剧集,最早被传阅是因为一班明星,吴启华林保怡苏永康蔡少芬蒙嘉慧陈洁仪,等等。但复盘N次而不厌倦的真意在于:其挑战传统主旋律,颠覆了我们“人之初性本善”的价值观摩角度,也深刻重申了“好人也是人,好人不是神”的简单道理。
同样绝望的心态阅读,和同样绝望的心态生活,都是站在“假设没有人帮助我,我如何自助”的人生立场,用最坏最低的视角向生活低碳环保不索取,然后获得的每一个简单微笑都是意料之外的馈赠,这样的达观态度,是不是人会活得比较独立!
获取有一天,我们要去面对一种全新的状态,可以先想一想“如果亲朋好友都不在了,我是不是可以一己之力活下去?”这个命题的答案与否来自内心,而这时候你会突然发现,主旋律是如此的卢瑟,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