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张宏伟:地铁故障映射郊区对接市中心的尴尬
2011-09-30 13:43:20文/上海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
今年7月28日,当上海地铁10号线因信号灯故障发生开反方向的事故后,担忧"追尾"的声音曾此起彼伏,对此,运营方坚称:"上海地铁不会追尾。"
然而,两个月后,追尾事故真的发生了,同样是上海地铁10号线………..
尽管此次追尾事故被认定为信号故障人工调度的错失,但这仍是上海这样高密度人口集聚下所导致的交通问题。其实背后也映射出上海城市建设过程中,尤其是轨道交通快速建设过程中,郊区住宅居民在与市中心工作、生活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虽然是地铁追尾是整个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插曲,但也反映出上海住宅市场的市中心房价与郊区房价巨大差距的尴尬。
从居民生活和工作习惯来说,郊区房价较低,生活成本适宜,比较适合普通老百姓居住。而城市的商务中心都在市中心,便利的工作环境也都在市中心,但是市中心的高房价、高消费却难以让郊区居民享受,这是驱动居住郊区的居民不断在两地往返的重要因素。
城市向郊区扩建,建设更多新城或卫星城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趋势,从目前城市发展趋势和购房主力区域来看,无论对于外地人还是本地人,买房向郊区进军已经城市趋势。
2009-2010年由于投资投机需求的过剩,拉动普通住宅价格飙涨,一线城市高房价导致的购房者购买力透支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2011年至今尽管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势得到遏制,房价已经趋稳,但对于本地人来说,买房买不起,生活在大城市只能靠和父辈同居一套小房子或者租房营生,未来在郊区买套小房子生活成为一家人的生活目标。对于工作在外地人来说,租房营生或者省钱在郊区买套小房子也成为他们的一家人的愿望。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即使在郊区,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生活的居民的确压力过大。除了购房压力,交通等衣食住行成本也很高,周边的配套也不完善。
很显然,郊区居民在交通、办公楼、商业、生活设施等配套不方便的情况下,依靠单一的交通工具奔向市中心比较容易让城市交通系统陷入瘫痪。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地铁故障映射郊区对接市中心的尴尬,这给我有了几个启示,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尽管此次追尾事故的应急处理较为及时,但信号系统的频现故障,也提示我们主要交通系统应该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便捷。
第二、配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近郊、郊区各个新城或卫星城镇的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办公中心、商务中心及生活设施等必须加快建设,尽快形成产城融合,以分流市中心高密度人口的压力,也让郊区居民就地就业、消费,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第三、市中心高房价让居民集聚郊区,郊区楼市需求暴涨,房价也会逐步跟进,建议居民远离一线城市,到比较适合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购房置业,如昆山、太仓、嘉兴等居家置业性价比比较高的周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