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楼市政策微调,“量价齐跌”已经“显灵”
2009-10-22 20:39:15
由于“流动性”充裕,投资过热,上半年楼市股市回暖,住宅房价飙升股指大涨。最终导致“量变引来质变”,资金持有者越来越多地选择进入房地产市场,以实现资产保值,通胀预期上升。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价由于投资型或改善型需求入市,涨速已明显脱离的宏观经济基本面。
与此同时,与投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过上半年楼市“买涨不买跌”后,普通住宅的刚性需求购买力已经严重透支,够房者难以承受房价飙升带来的购房压力。加上开发商“捂盘”,人为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推高房价,此时购房,购房者意味着会支付更多的货币,负债量相对之前会增加许多。目前购房者重回“观望”阵营的不在少数。
近期,房价高位盘旋,高房价仍是普通老百姓不可承受之重。 政府不得不“三剑齐发”,出台相关政策和实际行动来平抑房价。
供应增加,改善供求关系,打击炒房行为
近期,但由于房源供应量的持续增加,尤其是“严控二套房贷”、反“捂盘惜售”和“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管理” 、土地政策“三剑齐发”等系列新政作用下,上海楼市延续“价升量跌”之势,这一态势已经持续了一个月左右。
近期,政府也开始大副增加土地的市场供应,资金宽裕的开发商乘机也加紧圈地的步伐,各地也出现了不少“地王”。其实,“地王”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说明土地市场开始火热,开发商开始谋求更多的开发土地,加快开工建设的步伐,急于向市场推出新的房源,加速资金周转以达到获利的目的。这客观上给我们带来了对于未来楼市供应量增加的判断,开工潮在未来半年有望形成,市场供应关系有望得到持续性的改善。
实际市场情况也是这样,包括万科在内的不少开发商,都开始有增加供应的计划。“增加供应”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获取土地、增加新开工量,以及加大已经拿到预售许可证项目的推盘量。据了解,有上述“增加供应”计划的开发商为数不少,包括万科、金地、华侨城、龙湖、世茂等品牌房企。
楼市政策微调,“量价齐跌”已经“显灵”
尽管开发商前期回笼了大量资金,短期降价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由于市场购买力的透支,及政策调控下,流动性过剩导致的投资需求未来将走向“疲软”,楼市“泡沫”有望被压缩。这样将导致未来楼市各方面市场需求点支撑不足,楼市有望“量价齐跌”,把“泡沫”合理压缩后,市场才会回归理性,然后再保持稳定。
数据显示,为赶上“金九银十”的销售档期,8月最后一周(8月24-30日),上海大量郊区楼盘加速上市,使得近期供不应求的局面开始出现缓解局面,上周38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也首次超过当周成交量,改变了3月楼市回暖以来持续24周供不应求的局面。
受成交量萎缩影响,上海楼市平均成交价格在8月第二周创出19603元的历史新高后,已持续两周回落,上周均价微跌0.8%,为17328元/平方米。
由此看来,楼市政策微调,“量价齐跌”已经“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