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普桑、朗逸和帕萨特
2011-09-15 09:23:59写这个标题费了不少工夫,不是为了标题党而苦苦琢磨,而是为了想用几种车款来比喻,又要考虑其中的价差关系,所以咨询了有车、爱车、精通车的同事,大致了解了下相关价格。
是为拖沓。
这个标题的缘起,是上周滨州出差,在市调前我们被告知当地市场有个奇怪现象:即联排别墅不被接受。是没有人看得上联排别墅,还是联排别墅产品序列出了问题,缘何导致这种在一线城市最对味庞大中产的居住产品受到冷遇呢?
其实,这个说法不成立,但这也很好地说明了一个梯级消费的问题。
在以滨州为例的三线城市,高层住宅“勉强被接受了”,这其中主要是主管部门不再批复多层建设指标的因素为主,但这种被迫接受,是建立在“如过多层价格远高于高层”或者“多层都卖完了”的基础上。
在出现洋房这种产品之后,又变相打击了高层的动销,毕竟在洋房“按照多层价格”销售的前提下,用多层价格买洋房,以弥补“多层卖完”的遗憾,不失为一种吃亏反成福的心理。
另一方面,在别墅市场上,独栋别墅受到富人欢迎,但联排、双拼等产品都遭到冷遇。是不是这些“独立别墅买不起、购买多层不甘心”的中产阶层不够壮大?疑惑他们不喜欢这些并不醇正的别墅类型产品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在某别墅区市调,(两个月前)发现单价12000的独栋别墅热销,单价10000的双拼则大面积可挑选。这次去发现单价12000的独栋别墅涨到了15000,而双拼价格未变且依然随便可选。
这背后有两层含义:或许,以滨州为代表的三四线城市还是处在房地产初级阶段,即市场上只有两种客户,一种是买得起的,一种是买不起的。那么对前者而言,独立别墅12000或者15000没分别,志在必得;反之则结果一样,但和户型、建筑、档次无关。
第二层含义值得玩味:因为独栋和双拼单价只差2000,特别是在别墅面积段的设置中出现了“最大的双拼和最小的独栋,面积几乎相同”的情况,所以很可能人为引导了客户“与其买双拼不如加点钱买独栋”的消费心理!
说到这里,可以理解为什么同样一个小区,独栋价格涨(或者人为飙高)依旧抢手而双拼却无人问津。这其中既有客户分级粗放化的原因,更有产品设计么有满足梯度消费的深层理由。
回到标题,假设大致初步轮廓框算“普桑80000元、朗逸120000、帕萨特250000”的价格段,我们可以看出“普及型和经济型差了40000总价,相对增幅50%,而经济型和中级型差了130000总价,相对增幅超过100%”
这其中也就可以解释不少城市住宅消费的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枕头现象了——假设我总价加50%可以实现居住类型的升级,我愿意,这个愿意背后是“经济能够承受”和“内心有所触动”双重作用的结果;但如果在此基础上,让我总价翻番去从联排或双拼“同层次升级”到独栋别墅,我自然一百个不愿意。
我们在前期做经济测算、户型设计的时候,要遵循这种“普桑愿意换朗逸,而朗逸无力无意升帕萨特”的心理,要保障不同形态产品之间或者同一形态不同层次产品之间的“队型”,既要让彼此之间有距离以保护相对高端产品的品质价格段,也要制造和保护这种可以递进的梯度消费热情!
再回头看看三线城市的多层和高层关系就豁然开朗——多层价格飙高,也是普及高层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双拼在单价、面积段等方面一定要和独栋“保持距离”,顺势而下,在洋房、叠加、联排等下游低密度产品段,也要保持相对“有距离但并非遥远”的段落空间,这既是满足了不同经济能力客户之间的分级投档,也是进一步保护了不同消费能级客户的居住升级之热情。
普桑升到朗逸,是可以接受也乐于接受的,但朗逸和帕萨特之间是否还可以归置些中间段落产品以满足“改善需要”呢?而最极端最不可取的例子,在于很多三四线城市,房子的类型或许只有两种,要么普桑要么帕萨特,这是消费粗放化的最直接表现。
我小学有个同学向我抱怨,他上次数学考了65分,而父亲制定的目标是一个学期之后一步到位85分,这让他觉得太过遥不可及而最终放弃,因为他心中的第一目标位是70分,然后75然后80,但父亲或许正来自那个“五年超过英国”的年代所以不能理解梯级向上的道理罢!
普桑、朗逸和帕萨特,仅从价格段分析,从中可以对应出一些消费心理的底线问题和极限问题。切莫犯上那个“最大的双拼和最小的独栋一般大”之低级错误,敬告大家,自胁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