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张宏伟:社保卡功能升级变相放松“限购”政策
2011-08-31 11:43:16文/上海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 张宏伟
国新办30日上午举行发布会,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在会上介绍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的相关工作情况。作为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社会保障卡基本功能的同时,可作为银行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功能。
社保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在社会福利及保障方面的作用笔者就不在累述。那么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此次社保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并且社保卡将具备金融功能对于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社保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采用公民身份号码全国联网,社保证明将全国通用,那么,按照现有各地楼市“限购”政策,投资者只要社保记录积累一定期限,再在当地补缴办理纳税证明即可在当地购房,对于当前各地出台的限购政策来说(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限购政策相对宽松,目前尚无叫停补缴办理纳税及社保证明),无疑,这是变相放松“限购”政策的一种方式。
当前来讲,尽管国家相关部门也设法将全国住房系统通联在一起,通过通联的系统控制房地产投资投机现象,但这是一个长久趋势,起码3-5年时间方可完成,远水解不了近渴。
另一方面,社保卡的发行速度远高于全国住房系统的通联速度,胡晓义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170多个地区经人保部批准发行了社会保障卡,实际持卡人员达到1.45亿人,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这些持卡人拿到新的社保卡,都有可能存在到异地购房的市场行为,一定程度上将,新的社保卡成为变相放松“限购”政策的一种方式。
第二、全国社保资金也通联,社保资金有可能投资保障性住房。
国家部委近期多次从政策方面为保障房建设开辟融资渠道,尽管为保障性住房在融资渠道上敞开了大门,但是通过这两种渠道的融资规模当下尚不能证实可以支撑保障性住房这么庞大的工程。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的市场背景下,无论是地方发债还是以企业平台融资,以何种盈利模式来切入保障性住房建设也成为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全国社保资金也通联,汇聚起来的社保资金有可能通过设立保障性住房基金、以证券化形式参与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当中来。这对于缓解当前保障性住房的资金压力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三、防止腐败及挪用社保资金直接用于房地产开发及股票投资。
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困难职工、弱势群体的保命钱。社保资金的使用一定是“安全至上、控制风险”。
在金融工具多样化、风险控制很严格的发达国家,社保基金也仅仅是投资于房地产证券,比如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或者房地产抵押证券等,而不是直接投资房地产和基建等风险较高的项目。
2006年上海社保基金案波及地产业,十余家房企或受牵连,这给我们很大的市场启示。尽管现在无人提及此时,但在此我们也应该警示社保资金应该合理使用,防止腐败及挪用社保资金直接用于房地产开发及股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