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张宏伟:通胀压力与美欧债危机,中国房价能回落吗?
2011-08-09 11:47:21与此同时,受上周五标普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以及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影响,本周一,全球市场再度出现集体性的大跌。尽管七国集团(G7)在亚洲市场开盘前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确保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专家普遍认为,这种干预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全球经济最终将陷入全面衰退,而中国货币政策也有可能面临微调,中国也面临着输入性通胀的市场压力。
7月CPI高企,美债欧债危机导致中国又面临着输入性通胀的市场压力。那么房价能回落吗?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在房价上涨过程中,CPI上涨扮演者怎样的作用?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
CPI上涨意味着居民实际购买力的下降,对于投资客来讲,手中所拥有的资金购买力也是在下降,因此,投资客为了手中的资金保值增值,就会选择保值增值较强的房产进行投资。在CPI持续上涨,投资客过多的市场背景下,也就是市场流动性过程的背景下,房价容易被推高。
要解决当前房价上涨过快,投资客进入楼市过多的市场现象,仅仅依靠“限购”是不行的,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银行存款负利率问题。银行存款负利率和CPI持续高企与上涨,会导致投资客手中资金不断贬值,因此,会加速投资客进入楼市;
第二个就是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问题。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解决不了,没有办法从实体经济中得到应有的投资渠道和回报,民间资金也会到楼市避险,进行资产保值增值。
那么,7月CPI高企,美债欧债危机导致中国又面临着输入性通胀的市场压力。那么房价能回落吗?总体而言,7月CPI高企,房价还将继续坚挺,在楼市常态化的调控市场背景下,限购、限价等因素又一定程度上对冲了CPI高企而引起的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因此,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CPI预期高企,美债欧债危机导致中国又面临着输入性通胀的市场压力,房价难以回落,但上涨的空间短期内也较小,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银行存款负利率及CPI下半年拐点预期难现,通胀预期仍将使资金选择楼市去保值增值。
今年6月份CPI同比增长6.4%,创三年新高,当时,作为一种舆论导向,媒体报道CPI将在下半年出现拐点,其实,这对于平抑市场对于CPI持续高涨的情绪具有舆论导向的作用,但是,现实数据显示,7月份CPI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反而达到6.5%,又创新高,因此在未来,通胀仍将是整个下半年的主旋律,再加上美债欧债危机导致中国又面临着输入性通胀的市场压力,下半年由于通胀仍将使更多的资金选择投资楼市去保值增值。
如果说7月CPI上涨6.5%,房价上涨速度没有CPI涨的快,那就不会有资金千方百计进入楼市了。崇明东滩金茂逸墅开盘成交26套,每套均价千万以上,足以说明投资客对于高端别墅市场投资热情依旧。
第二、拿上海来讲,“沪四条”政府指导开发商定价及限购等措施,导致高端楼盘成交量减少,成交结构发生变化,成交均价也随之走平,基本上对冲CPI高企预期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预期。因此,房价尽管在“常态化楼市调控”的市场背景下企稳,上涨过快的局面得到控制,但是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变得很小。
第三、市场对8月份央行再次加息的预期是对当前CPI高企的市场反应,加息也是收紧市场流动性的另一手段和方法,防止市场热线过多,引起通胀预期,防止更多的资金转投楼市引起房价过快上涨。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CPI再创新高,市场对8月份央行再次加息的预期有所增强。7月份CPI进一步创新高,在CPI公布之前,就显示出加息预期调整的迹象,等于是在给市场打了“预防针”,其实,就是防止市场热线过多,引起通胀预期,防止更多的资金转投楼市引起房价过快上涨。
第四、全球经济最终将陷入全面衰退,进一步影响中国整体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这有可能导致中国货币政策也有可能面临微调。这有可能导致当前楼市调控政策逐步放松,通过房地产进一步提振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这也有可能导致当前二三线城市限购政策更具有灵活性。对于房价来讲,这个政策逐步放松的过程有可能导致房价稳步上涨,而不是爆发式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