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张宏伟:三方面因素导致沪大平层项目入市遇冷
2011-07-21 13:42:10文/上海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
当前,除了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大平层”较为流行外,就全国而言,星河湾、绿城、金地、华润等大型房企不断将“大平层”向二三线市场延伸,杭州、长沙、石家庄、济南,甚至乌鲁木齐等西部边远地区市场也迎来“大平层”这一别具特色产品的集中爆发。
当前由于容积率受限,市中心地块越来越稀少、别墅用地不批等原因,导致市中心的地块直接开发大平层产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端客群需求;不少开发企业都在市中心开发大平层产品,有的还附带精装修,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
第一、大平层产品不仅可满足别墅客群平层居住的空间要求,而且还可享受市中心配套的便利性;
第二、对于开发企业来说,大平层产品即使产品的一种创新,在建造成本方面也比建造中小户型省的多,在销售阶段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溢价收益。
但是,当前以上海为例,就大平层的整体市场而言,4-6月份的成交量出现了明显下滑,尚不足1月或3月一个月的成交量;今年以来,已陆续有闵行星河湾、绿城玉兰花园、华润置地佘山九里等市郊大平层项目推盘入市。郊区的一些“大平层”产品也出现销售不好的现象。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今年以来“大平层”产品销售不佳的主要原因如下:
1、当前“楼市常态化”的调控中的限购、限贷等原因直接导致高端客群无法购买这些定位相对较高的楼盘,导致这些楼盘成交低迷;
2、项目自身推盘策略导致,由于市中心物业的稀缺性,这些楼盘当前通过延长销售周期,使项目自身不断增值,等待市场时机较好时再推出。像市中心的一些大平层豪宅买了10年以上了还没有销售过半,这些项目赚的基本上就是项目自身不断升值的钱。
3、“楼市常态化”的调控的市场背景下,尽管今年1-7月大平层市场供应同比去年减少了不少,但是大批量的大平层面市导致市中心高端物业市场存量大幅增加,库存量的增加导致郊区与市中心的大平层产品竞争更加激烈,当前,郊区的一些“大平层”产品定价略显偏高,因此而导致近期成交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