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叶檀:A股经营性现金流恶化是大跌罪魁
2011-06-17 17:12:20A股阴跌不止,让人望断愁城。
无论有多少投资者希望股市上升,无论有多少人用市盈率寻找低估板块,指标似乎丧失了意义。指标并未丧失价值,而是指标背后的要素发生了变化。在景气下行的市场,看赢利不如看经营性现金流。
A股市场的经营性现金流急剧恶化。在正常年份,如丁远先生所说,如万科等企业可以采取“赢利靠通胀,成长靠投资”的模式,但在景气下行与货币收紧周期,传统的依靠投资的外延性增长模式被打破,经营性现金流将上市公司的经营软肋暴露无遗。
据统计,今年1季度A股上市公司虽然净利润保持增长,但现金流明显恶化。剔除金融行业,A股所有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由去年末的4685亿下降到268亿,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单季度数据。与2003年1季度的水平接近,但是2003年是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少于现在。如果再剔除“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整个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则为负数。剔除金融行业的22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共有11个行业现金流为负,机械设备、房地产、建筑建材、交运设备、商业贸易、纺织服装以及医药生物等行业的现金流都出现紧张状况,其中机械设备、房地产现金流情况最差,均低于-400亿。
经营性现金流下降有诸多原因,或者是因为关联交易赊销情况,或者是因为下游不景气导致应收账款无法回收,或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或者因为在景气上升阶段扩张过于迅猛——无论如何,在A股市场,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意味着经营环境急剧恶化,更意味着圈钱潮来势汹汹。
以银行股而论,很多分析师认为银行股是历史大底值得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问题在于,随着每日存贷比监管等手段日趋严厉,银行股目前根本不到为赢利欣喜之时,反而要会再融资忧心忡忡。是的,中国的大型金融机构规模全球领先,从去年年报到今年一季报花团锦簇,但那又有什么用呢?东南亚危机爆发之前金融机构规模增长全球瞩目,照样没有逃过被做空者攻击的命运,投资者仍然要为银行补充资本金服务。包括笔者一度认为中国最具市场色彩的招商银行。2010年中国A股1.01万亿实际融资,约有4270亿元进入银行股,2011年,数千亿元的再融资可以期待,H股再融资与债券发行减轻了一点A股市场的重压。
赢利迅猛增长而现金流量节节下降,如《时代周报》报道中材国际,业绩猛增现金减少。其主营收入机械设备制造以及水泥生产线安装,分别占营业收入比重60%和40%。近两年公司订单充足,2009年、201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44亿元、14.26亿元,同比飙升143.39%和91.57%。但与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相比,国际资产总额比去年反而有所降低,同时该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减少14.50亿元,仅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额便高达14.30亿元。一家节节上升的公司现金流却逐级下降,有分析师认为签订合同降低条件。
再如受益于中国高铁大建设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今年3月,中国北车抛出百亿资金募集方案,中国南车不甘落后,6月宣布了百亿资金募集方案。除了大幅提高产能的原因,现金流的下降不容忽视,其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从未让人乐观。2010年末,中国北车净利润同比增长45.1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100,到今年一季度末,净利润同比增长137.2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8300;中国南车不遑多让,今年一季度末,净利润同比增长165.69%,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6000。如此高的净利增长却未带来真正的真金白银,投资者有理由担忧,甚至怀疑如此高的净利是否为再融资埋下伏笔。
再看经常被诟病以三高发行的中小板与创业板,据统计,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中,今年一季度有100家公司现金流较为紧张(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低于-0.5元,且经营性现金流量同比下降50%以上),看来,没有一个板块能够让人安心。
在历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一直强调现金流的重要性。如在伯克希尔公司200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所寻找的投资项目,就是那些在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如果这些企业具有迅速成长性当然更好,可是如果没有这种成长性,只要能产生可观的自由现金流,也是非常值得的。
无数高成长的公司没有产业稳定的现金流,说明市场景气堪忧,如果长年没有产生现金流,没有对投资者的回报,该公司成长的质地甚至高管的品质都有必要重新检视。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恶化,是A股大跌不止的罪魁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