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控制楼市放开股市 兔年请让民众放心投资
2011-01-30 20:48:181月末连续的房地产调控重拳,显示政府希望引导资金流入其他市场,为实体经济发展助力。
仅抑制房价还不足以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流入股市。中国的债市与股市缺乏民众放心投资的基础。
放心投资需要几大支柱。
一是货币政策的稳定,避免在宽松与紧缩之间大起大落,CPI警戒线绝不能轻易突破。这两年我国货币政策在过山车上起起落落,2008年9月以后开始实行极度宽松政策,2010年下半年开始严厉的紧缩政策。企业与投资者因此失去明确的预期,一年前受到鼓励的行为一年后就成为打击的对象。
央行行长认为以往的宽松是拯救经济所必须,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现在的紧缩也是拯救经济所必须,专业人士尤其是掌握决策权的专业人士需要做的判断是,在特定的经济情况下松紧度究竟如何。很显然,在2008年上半年对全球与国内的基本经济形势判断是错误的,而目前对于经济的判断也很难说得上正确。目前物价仍处于上涨周期,央行需要采取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政策。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宽松问题,原因是民间资金、灰色收入过多,大多数以现金流动,无法控制。按照央行的数据,2010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7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全年本外币存款增加12.14万亿元,同比少增1.10万亿元。从201年理财产品、信托与债券抢手,就可以看出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对市场的信心。
目前政府所需要做的是将所有的货币纳入监管体系,控制广义货币增长速度,否则在紧缩政策下无影无踪的资金在宽松政策出台之后会如洪水猛兽般流到各地。
第二个支柱是证券市场的公平。
近日证监会主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的是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对企业的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都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表示推行注册制没有时间表,总是要求做到水到渠成,这样才能使改革顺利推出。推行注册制条件不具备没有时间表,那么中国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呢,是否依然条件不成熟没有时间表?
一万次投资者教育的效果也不如在创业板推出退出机制,有关方面在创业板推出之时强调创业板的创新、优质与成熟,为三高发行推波助澜,原本强调会在创业板推出的直接退市制,却遥不可及,监管层如此作为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还是为了保护审批权、为了保护壳资源?
如果强调发审委的重要性,那么请让发审委对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负责;如果强调实行市场化,那么请尽快推出退出机制,防止壳资源屡被恶炒。既然尚福林主席强调建立“建主体归位尽责机制”,找到责任主体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明显造假的上市公司中介与发审难辞其咎,对于一再披露的保荐黑手绝不能法外容情。与此同时,目前两年亏一年赢多次圈钱的行为绝不应该继续,以政府部门的补贴让上市公司扭亏为赢保住上市公司壳的做法不应持续,所有非主营收入要被剥离出上市公司赢利之外。
证券市场除资源配置以外的其他功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今年以来新股破发率占七成,停止发行并不是好办法,但大规模发行如果仅仅是为了吸纳民间资金、解决货币存量过高、而对上市公司的圈钱不闻不问,请问谁会对证券市场有长期投资的信心?笔者早就说过股市是吸纳流动性最大的池子,但池子必须安全。
第三个支柱是债券市场的效率。
人民币国际化与利率市场化离不开债率市场,离不开债市收益率,从去年开始到未来很长时间,债市都将是主流投资品种。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债市,甚至还买不到企业债。
债券市场的效率令人质疑,地方债成为对经济落后的地方政府的奖赏,而企业债是大型国企、地方投融资平台资金不足的弥补。长期以往,债券收益率上升、发债所创造的财富下降,债市会跟证券市场一样悲剧,成为圈钱场所。
当然,债市与股市不一样,债市最终必须偿还,如果大型企业、地方政府普遍无法偿债,最终的结果会是借新还旧,或者通过通货膨胀借所有债务一赖了之,不仅债券市场会有灭顶之灾,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也将半途夭折。
控制楼市放开股市、债市,是为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让资金为实体经济助力,其根本是资金得到高效配置获得更多的真实财富,而不是让股市债市成为吸金口袋,为企业和政府解困。民众放心投资,市场才能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