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敢笑一名不惊人
2010-02-03 14:04:11敢笑一名不惊人
备注:(小时候被家长教育:“勿管啥辰光,先保牢自家”,
故先声明,本文所出现的名字谨代表“本人所扮演的本人”的观点,和本人无关。
所有提及案例均系真实,事出无解,与君分享。)
先来个脑筋不转弯:“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爹妈给的?”
答案是名字。
“好的名字对侬的一生都有影响”。
这是02年的时候一个打浦路那里的“起名学大师”的原话。
大师灵不灵,暂不讨论
但结合周围的那些人那些名
名字背后给人的暗示,或许真的值得我们“有则改之“
10年前我服务的金融机构CVIC中
有一对业务上、权力上全面竞争的“对头霸王花“
一名陈莹,一名王姵
单从学历等硬件上说,后者领先,但随着时间推移,前者开始“伴君左右”
当年我做小弟自然不能释怀理解
后来某天“老法师”提点:前者名中有“赢”,后者名中是“赔”
恍然大悟。事实验证了这点。
这个野史说法传开之后,我们马上对办公室一财务大加贬低
她名叫乔红,乍一看没有任何不同
还是“老法师”提点:“伊的名字拿用上海闲话连着读读看。”
我们集体朗诵“乔---红---,qiao---hong,穷。”
哄笑哗然。
现在想来,很多公司找个风水先生,给高管提升前看看面相
想必,在未来也有必要给高管看看“名相”。
我们小时候,经常有这样的绰号经历:
姓王的同学,叫王八蛋;
姓周的,叫周扒皮;
那是一个阶级绝对对立尚未洗去的年代。
抑或就是“睹物思人”
姓毛的,叫毛豆子
姓张的,叫张木匠
我当时也被绰号成“黄瓜”,想来是“姓黄”+“长豇豆”的复合体
04年在上海搞招聘,来了个蔫蔫的应届生
我看了眼简历上姓名栏:“范健”。
后来被开除是因为“煽动外派人员,挫伤销售积极性”。
名如其人。
再来个笑话:
同样是04年,去南京出差,恰逢一场擦边球的“名字祸”
一个销售员叫操俊。
当时房产正热。恰逢开盘当天。
这个小哥因为忙着成交,所以在给客户的销售确认单上签字比较潦草
“付订成交。操俊”被写成了“付订成交。操你”
结果,那个安徽客户的狰狞,让我到今天还记得。
光顾着说别人是不道德的。
我的名字很一般,按照今天的说法是,“没有什么炒作题材”
问父亲,司机出生的父亲答曰“欣赏伟大的事业”
联系我出生年月,太有那个动乱尚未消除之后的后阴霾写实主义了
如果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
那么起个英文名字就是形象的二次“复牌”。
英文名字是随着香港电视剧和琼瑶阿姨一起进入我们的生活
最近看了看周围的人,特别是经历了“穷”事件之后
我看别人名字的眼神也变了
所以在此给大家提醒,笑过之后以后起英文名字要慎重
先上个三件套:Ada,Amma, Linda
好端端的,要“挨打、挨骂”干什么呀,
“拎(着)打”那就更残忍了
当然有的时候也要怪我那要了命的想象力:
有个同事叫Cynthia,来报到第一天,我就纳闷:
看上去蛮仔细的,哪能起名嘎不当心,上海话骂人说“寻死呀”;
进来一个甜甜的,自我介绍名叫Resena,我一听“累死你”
从此对她能力一直心怀叵测,殊不知人家是复旦新闻系毕业的;
有个当时正交男朋友的,名叫Emilia
立刻被我刻薄她的不思进取,只“爱米粒”,侬有点腔调好伐?
现在的同事们,对不起了,拿你们开涮:
策划Elisa,瞧你那出息,只想做好“一粒沙”,太低调了
设计师Fancy——烦死,不过还好,她没有给我添麻烦
客服Fiona,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尝试用法语发音
结果闯祸了,一发音变成大老爷叫嚣:“菲佣呢?”
老板秘书Amanda,这厢有礼了
我读这个名字比较慢,大概是因为多音节的关系
“啊——慢——打”
眼前浮现场景:一个姑娘走进一间黑色房间,一开灯,看见地上一个蟑螂
“啊!”——惊诧
“慢!”——拿好拖鞋
“打!”——粉拳+拖鞋,够蟑螂受的
还是为了体现公平,开涮下自己
如果说别人的英文名字怪我的想象力
那么我自己,则怪“名不逢时”,则怪“中英联名”——
当时在CVIC,自己也琢磨着起个英文名字
想了半天想了个Brian
盖因当时加拿大同名歌手的“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正风靡
没想到,用这个名字出席了下路透社的财经会议
就有人开始提点我了:“侬的英文名字自我介绍起来哈戆。”
“为啥?”
“侬刚才自我介绍,英文名字加中文姓一起读,下面都在笑。”
“是伐?我是‘布莱恩·黄’呀?”
“连起来读,不就是最近电视里在放的那个‘破烂王’么?”
恍然大悟。从此交易确认单上、财经论坛上一律介绍“我是Hwong”
简简单单,清清爽爽。
同样的案例,也发生在另一个同事身上
Tony本无错,高姓害死人,
联结起来“Tony·高”,糖年糕的瑟瑟甜糯
名字不是你的全部
但是如果你追求“更好”
那就要“更小心”
父母给的没办法,自己可得长个心。
谨记——都是名字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