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2009房产蒙蔽了GDP,谁来拉动明年经济增长?
2009-12-15 18:00:402009房产蒙蔽了GDP,
谁来拉动明年经济增长?
(冯晓东)
我首先声明,我不是经济学家,所以,写这样的论题原本不是我所能及的,但我想我可以是学习,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中国经济.至少我认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些专家学者的论断是有道理的,哪些专家学者的论断是没有道理的.因此,下面我有必要整理资料,来给大家阐述我要阐述的问题:2009房产蒙蔽了GDP,谁来拉动明年经济增长?
似乎各种数据与现象表明: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中国经济已经走上了复苏的道路。上万亿的财政、近十万亿的新增贷款的投入,使今年保8已成定局。因此,现在是考虑明年经济发展态势的时候了。那么,明年经济增长会不会放缓?窃以为明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不加大财政及货币投入的条件下,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那么,谁来拉动明年的经济增长呢?在不能增加财政与货币投入的条件下,很多专家建议就要从提高投资效率下手。很多研究表明,同样的财政与贷款的投入量,如能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转投到中小企业中去,效率会更高,增长会更快。特别是当经济已经开始回暖,民间投资的信心增强的情况下,加大对这些领域政策的推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接下来呢?加大投入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资金从哪里来?估计明年基础设施的投入还不能减,对国有大企业的投入向下调整的幅度也不会很大。有潜力能够腾出一些资金的领域很可能是房地产。据估计,在房地产贷款比例占了银行全部贷款的三分之一。这两年房价增长太快。花无百日红,明年有所调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方面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震荡,银行可能对房地产的放贷更为谨慎。把释放出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去,就可以大大提高这些企业的增长率。如果财政再加一把火,在税收减缓、贴息、投资引导基金等领域加大一些投入,借创业板的东风,民间投资、中小企业会引领明年经济增长的风骚。
现实表明,过去三十年几次宏观调控过程的经验显示,在调控的初期,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往往是被紧缩的对象。市场前景不好,这些企业本身也在自我收缩。大型国企等在增长上会暂时领先。一旦复苏的态势已经形成,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冲动就会起来,稍加引导,能够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加大民间投资,促进中小企业更快发展,对解决就业、扩大内需、改善增长结构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明年经济来说,扩大内需,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是又一重要任务。毋容置疑,这次危机后世界经济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较长的阶段中,发达国家的居民需求会相当疲软。要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靠把国内的最终需求调动起来。老百姓有钱了,消费多了,民生也就有所改善了。
但是,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多消费呢?也是有些专家的建议值得我们重视.只有当他们的收入大幅增加时,居民的最终需求才能大幅度增加。而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不能靠政府命令企业加薪。最好的办法是让劳动力市场偏紧,当出现民工荒、大学生荒、雇工荒时,工资才会自然地涨起来。这时,市场的力量会逼着企业去升级换代,腾笼换鸟,改善结构。而这一切仅有当占吸收绝大多数新增就业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起来才有可能。因此,在大型企业已经全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已为今年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条件下,要保持明年的快速增长,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民生都需要把占企业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投资与发展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这是保持明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可牵动、应该牵动龙头。
最后谈到的是最现实的问题,有了政策关键在落实.在中国,执行时最难的.最近出台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29条措施的就如同一场及时雨。而且,其中很多条款的含金量很高,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来说,这很可能是一个划时代的文献。然而要使这个文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细节、在于落实。几年前,人大也通过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从后来几年的贯彻情况看来,效果没有原先估计的这么显著。对很多部门来说,对于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来说,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他们工作的排序中是比较后置的,落到实处时就没有多少实惠了。话又说回来,中小企业发展之难也不仅是在中国,全世界的中小企业发展都很难。这是中小企业发展有市场失灵的问题,需要政府来推动,特别是中央政府来推动。
那么,如何保持我国经济回暖的可持续性?眼下,国际经济形势仍不乐观.到底美国经济、世界经济什么时候开始回暖、开始复苏?国外政府官员与官方机构一般认为到2009年末美国经济将开始缓慢复苏。但是从最新的情况来看,对美国经济何时复苏的预期越来越悲观。因为大家都认为美国经济问题非常严重,金融的问题、房地产的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在短期内根本解决不了,美国经济至少要到2010年底才可能慢慢恢复。这次美国经济危机不是正常情况下的一次调整,而是一次大的金融泡沫的消除,是一次大的结构性的变化。如果美国经济真的要到2010年末才开始恢复,而且是缓慢恢复的话,那么我们的进出口市场在短期内或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可能都不太容易恢复或者企稳。也就是说,对于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要做较坏的打算。
那么,我们的中小企业撑不了多久?如果美国经济调整的时间太长,资金链就会断,现在很多企业在赔钱运作,时间长了就撑不下去。而现在政府要求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不要减员,对老板来说其它减少成本的方式也不多。我国在这个方面受劳动合同法或者别的各种各样原因的阻碍,企业不宜调整成本,时间一长,中小企业的情况会更困难。
目前的中国经济回暖是政策强刺激的结果。但是到底可以带动多少民间投资进入市场还是一个未知数,民间投资的前景不是很看好。如果民间投资带动不起来,仅靠国家投资,那么2010年的投资增长就很难保证总体经济8%以上的增长。还有,贷款高速增长不可持续.因为贴现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有一个利差的存在,很多企业倒腾票据在中间赚钱。但如果贴现率变化了,那么当前这种不正常的存款和贷款高速增长也不可持续了。
怎样应对上述挑战?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中国需要刺激经济计划,但应该设计成在进一步的优化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民间投资、消费方面加大力度,不一定需要国家投入太多的钱,需要的是国家推出一批改革的政策,一批比较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比如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缓税政策.缓税的好处是:第一,能够大力度的惠及到每一个中小企业。第二,对国家的财政支出不会造成问题。国家现在马上可以发一笔等量国债。第三,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大,减税总量大概在1万亿元到1.5万亿元左右。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最后,它是惠及所有的中小企业,不会造成一种苦乐不均、扭曲市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快放行多元化金融机构准入的速度那就更好了.中小企业贷款难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仅仅依靠商业银行的这一途径还不够。加快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元化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推广,不但能在短期内解决一部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长期来看,还能成为我国民间资金进入金融市场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还有一个务必要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就业.我在浙商大会上认真听取了国内权威专家学者的发言并进行了交流探讨,比较赞同某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就是要解决就业的问题,必要条件就是把劳动统计做好。要让各地政府重视就业,首先就应该把就业统计做好,要能够像每个月定期公布工业增加值、通货膨胀率一样,每个月定期公布各地的失业率与新增就业人数,农民工的就业也应该包括进来,这样就可以看出各地对新增就业的贡献。同样,每个省再公布各个市的。如果把失业情况和就业情况定期的比较准确公布出来,有了各地区就业情况表现好坏的标准,自然会对各级政府产生压力。他们就会重视就业,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只有把就业统计做好了,做准确了,做及时了,才真正地把就业问题作为地方政府考核的一个标准。就业统计难不难?下决心去做就不难。
毋容置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企业、房地产投资的拉动。所以,明年还要继续在这些行业中投资,但增长指的是明年与今年的比,如果明年没有比今年更多地投入,增长就会乏力。当前不论是财政支出还是货款增量都已打破了历史记录。明年很难进一步扩大规模。无怪乎最近亚洲开发银行、摩根斯坦利等机构都预测,明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
由此可见,2009房产蒙蔽了GDP,谁来拉动明年经济增长?我们已经觉得现在对经济状况不能过于乐观,保持我国经济的回暖可持性,现在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有必要的话,可以考虑第二轮的启动刺激计划。这个计划的重点可能不要以政府拿钱为主,而是以帮助中小企业和调动民间投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