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市场逆流不要拿民粹当借口
2009-11-02 12:56:43市场逆流不要拿民粹当借口
中国的产业资本正在转化为金融资本,这让资源整合更加便捷,但便捷之后,就出现各种逆市场现象。因为民间资本不具有信贷优势,往往成为金融市场制度落后的牺牲品,使得国企和央企们利用信贷优势不断地侵袭市场,这看起来就是一个矛盾,最近出现的山西煤炭行业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就是其中的一例。
山西煤炭行业这一现象很可能蔓延到全国,国企在危机中趁机利用信贷优势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不是靠技术优化和市场形成的竞争优势扩大资源整合力度。一位民营企业主陈浩瀚也说:收购价格被相关部门一刀切,评估为6500多万元,另外加上有限的采矿权价款统一补偿,也就是说,他的损失超过2亿元。他的损失就是政策风险造就的。
前段时间,出现的央企纷纷圈地为王,不断击垮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提高地价以便获得垄断利润,使得整个房地产行业风险越来越高。
另一大行业也出现民企难以立足的局面,即油产业也出现类似的困境,有记者指出,在批发市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近日的实际批发价已经多次上涨,个别地区的批零差价已小于政府规定的300元/吨,不少民营加油站再度面临亏损。民营油企已经再次上书,希望政策层面能从油源上真正解决民营油企的问题,拿出一部分油源给民营油企,而不要继续让民营油企依附于垄断巨头。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危机之后,国企利用信贷优势正在逐步侵袭市场,逼迫民进资本变成游资,四处游荡,而且,这一切都是金融制度落后的牺牲品。利用道德杀伐的力度,行使着国进民退的作法,使得资源整合不是按着市场惯例行事,而是按着行政手段做事,其结果可能是市场的一次逆流。民营企业在努力发展之后,吸收了大部分的就业和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推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这样的果实正在被抢夺,这种现象不能不被高度警惕。
我们知道,国企为了摆脱困境,曾经大幅度裁员下岗,再就业主要是民企,民企虽小但却吸纳了巨量的下岗工人和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民企在国外,也比国企牛,国企在海外收购屡屡受挫,损失惨重。两下对比之下,可见这股逆市场的行为很危险。
民企现在面临两大困难,一是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难以找到融资途径,另一困境主要是来自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整个民企大震荡。民企还面临着道德风险,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关心自己是否有吃的,而很关心别人是否有吃的,这就是致命的妒忌,由妒忌生恶,恶从妒忌中生出,使得整个社会都陷入以邻为壑的危险境地。比如最近的余秋雨潜伏8年获利很丰厚,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妒忌。中国知识分子越来越有钱,如果他的钱是正常的,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而且,知识分子不断富裕,也更体现知识的价值,难道非要知识分子都安贫乐道吗?表面上是这个道德原因,是那个借口,暗地里是东方式妒忌,一种破坏整个社会向前进取破坏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心理暗流。
对于国进民退的现象,有人这样指出,现在一些地方有一种倾向,即打着提高集中度、维护经济安全的名义,对民营资本进行排挤和不公平竞争,进而导致新一轮的“国进民退”浪潮。相反,对地方政府来讲,国有企业以雄厚的经济实力、独享的政策资源、绝对份额的金融支持以及最终由财政兜底的“不坏之身”成了各级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宠儿”。后,民营资本不仅难以进入垄断行业,而且还将在各个经济领域被越来越边缘化。如果民营经济纷纷退出竞争性行业,让国有企业唱独脚戏,那么,我国经济领域将有可能再一次回到计划经济时代。
事实上,在这场逆流运动中,对整个国家来说未必是好事情,即使对国企来说,更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很明显,这样的话可以不用努力,就可以获得优势,抢夺胜利果实。有的地方不规范,这样做很可能通过行政权力进入私人腰包,这种私人腰包是官僚腰包,官僚们掌握大量资本可不是好事,因为他们的本事不是从经济竞争中而来的,而是从权力竞争中而来的,权力天然会对经济进行干预和破坏。
为什么我们的中国在整个封建社会一致是简单再生产,而不是扩大的再生产,这是因为官僚越来越强势,利用商业的一些劣势、信贷的一些弊端恶意宣扬商人无情论,商业这些劣势、出现高利贷的种种恶果,本来是封建国家的自己制造的,自己不去认真规范商业规范、信贷规范,而放任之让其自己暴露弱点,然后借助道德舆论,一举消灭,这是阴谋,而不是正常的发展生产,所以整个封建社会,行政权力拿经济当作玩物,社会岂能进步。
孰是孰非,历史自有定论,现在我们很痛恨这些封建主这么坏,害得中国落后挨打。但是,现在我们能不能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在处理一些经济问题的时候,是否该吸纳历史教训呢?我们在痛斥游资的时候,想过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规模的游资,为什么我们不抓紧完善我们的金融制度呢?中国积累的千年潜力终于爆发,中华民族的腾飞在即,不容破坏这种民间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