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我看《钢的琴》,再见,我们的80年代…………
2012-08-23 17:36:56我看《钢的琴》,再见,我们的80年代…………
——顾哥看电影之一千零一夜之第110夜……
上周日,应好友邀请,参加了“猜火车文化沙龙”主办的电影《钢的琴》电影品鉴会及导演交流活动,必须承认,这是一部我一直以来很想看但是一直以来没有找到合适机会观看的好电影,就象范冰冰同学的《观音山》以及王宝强同学的《HELLO,树先生》,电影应该都是好电影,但是因为过于小众,所以院线方面基本上出于一日游的状态,一切市场化朝前看的今天,你也怨不得万达、中影等等不给排片,效益下降影院经理是要被打板子的,去年一部稀有的抗战片《喋血孤城》也还是千辛万苦在网上找到一看的,所以说,幸亏我们有很多的电影圈的哥们儿姐们儿,让我们总比一般群众更有机会品尝下那些并不票房大热的沧海遗珠们,而《钢的琴》的补课,就让自己决定自己的电影阅历又加深了一点点……
“后工业时代、破裂家庭、屌丝家庭的教育问题、苦逼却不甘被命运控制的单身父亲、弃暗投明的漂亮前妻……那些不离不弃的底层伙伴们……”,电影的类似情节可以从《阿郎的故事》、《当幸福来敲门》等等经典文艺片儿中都可以找到许多共鸣,王千源是一个好演员,他一改《即日起程》中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的混蛋男友形象,演活了一个外表油滑、内心坚毅温柔的好父亲,为了女儿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从用油漆画出一块假的钢琴键盘,到不惜唆使工友们借着酒劲儿去学校偷钢琴,再到天方夜谭一般的励志自己动手做一架“钢的琴”……男人是不相信眼泪的,因为男人想哭的时候,他也总是笑笑的……尤其是作为一位单身的父亲,秦海璐俨然已经成精了,她是内地除周迅外我最看好的一位演员,她几乎演遍了你能够想象的所有女性角色,从妓女、剩女、白领、女老板、养老院女主管……再到本片中这位从未大红大紫,但是依然坚强善良的城镇体制外歌唱演员……而她与王千源饰演的单身父亲之间若即若离、介于暧昧和爱情之间的那种复杂情感,让人唏嘘不已,作为女人,她有她现实功利的一面,也有她柔软善良不计得失的一面,东北那块土地,从共和国的长子逐步变成了遗腹子,那些曾经骄傲的老大哥,也依然要面对因时代巨变带来的巨大阵痛,这位单身父亲的朋友们,也大都如他一样的屌丝,从混迹赌场的失败老千、到曾经失足浪子回头的钥匙修理工,再到屠宰场的熟练屠夫、一两位不务正业的“中年男青年”……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往昔的荣光和骄傲,但是三杯二锅头、几筷子铁板烧烤串下肚……胸中流淌着的依然是那股子热血,从追杀欺负了秃子女儿的小混混的势不可挡,到从一堆废铜烂铁中凭着一本过期的钢琴制造工具书开始分工协作的“制作钢琴”的无怨无悔……这群人的身上,有着我们很多所谓中产阶层所没有的担当和江湖侠义……尽管小人物之间也会有争风吃醋、也会有羡慕嫉妒恨,但是,更多的,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是相逢一笑泯恩仇,我喜欢这样的性情中人,正如我喜欢这一部充满前工业时代激情与浪漫的缅怀题材的电影……
看过电影后,我成为第一个向导演提问题的嘉宾,我问的问题就是那段“群殴小流氓”的戏为何莫名其妙滴戛然而止,导演谈了他的创作心得,当然潜台词还是为了通过广电总局们的审查,一部好电影,还是应该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虽然,它遭到过主动或者被动的“阉割”,在中国,对此,我们也只能……一笑而过……
最后,大烟囱还是在工人阶级滴依依不舍中被炸掉了,同样被炸掉的,也许就是那种再也回不去的热血年代和大院情怀,那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草莽青春……
我喜欢这部电影,正如我喜欢我如歌的少年往事,正如,那一年,我一个人回到了魂牵梦系的秦岭山下,父亲工作过,我和姐姐童年成长的地方——618所,望着那高耸入云的毛主席像,那一刻,我的时间回到了80年代……
跟往事干杯……
再见,我们的“钢的琴”……
再见,我们的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