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收藏博客 | 豪宅博客
    个人资料
  • 姓名:张健豪宅专家
  • 博客等级:21
  • 博客积分:2259158
  • 博客访问:2312351
    博客标签

我的好友
  • 博文

金融业的使命与责任

2012-01-18 13:37:59

据经济观察报2012.1.16报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人才和资金等要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政策措施要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收入分配要更多向劳动倾斜,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发挥好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使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这就对金融行业、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金融业获得超乎寻常的进展,金融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自我创新、自我膨胀等一系列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中心城市和城市金融中心星罗棋布。建国之后一个时期,我国严格控制城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3个城市群,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也明显加快。到2010年底,城市化率达到47.5%,比1978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我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镇化历程。然而,城市化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乱象,目前全国有30多个城市正在争相建设全国甚至全球“金融中心”,有上百个城市提出要建设地区金融中心和城市金融中心。根据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第三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20072009,上海、北京、深圳金融从业人数年均分别增长 8.86%11.81%18.85%,沈阳和长沙更是超过20%

第二,产权和衍生品交易所遍地开花。近些年来,各种各样产权和衍生品交易所建设热潮从一线城市向地、县级城市蔓延。有材料表明,全国各地已设立300多家名目繁多的交易所,交易品种不仅包括金融资产、稀贵金属、农副产品、医药产品、文物、艺术品,还包括企业国有产权、农村产权、林业产权、文化产权、知识产权、技术产权、航运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一些交易所把各种衍生指数作为主营业务,一些交易所甚至把艺术品资产进行拆分,开展“艺术品份额交易”。据说有的白酒企业也正在酝酿开展期货交易。

第三,居民理财产品多如牛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居民收入、家庭财富和资产迅猛增加。从1978年到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近4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45倍,人均储蓄存款由不到500元增加到近2万元。在居民财富迅猛增长、公众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超常规发展阶段。截至2010年底,保险投资资产4万多亿元,信托资产3万亿元,公募基金管理的净资产规模为近3万亿元,银行面向个人的理财产品的账面余额1.7万亿元,加上对机构和私人银行客户发售的部分,估算达到2.5万亿元左右。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资金的规模更是没人能说得清楚,普遍存在“临门一脚、强制入股、包装上市、捞了就走”的情况。

第四,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过分膨胀。随着金融机构日益多元化,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官方利率价格信号失真的情况下,很多社会资金流向了民间借贷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的表外资产。各类投资公司、民间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无银行之名、为银行之实”,往往以银信合作、委托贷款、信托理财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超短期过桥贷款和其他贷款,监管套利。根据公开资料,截至今年10月,民间借贷余额超过4万亿元,影子银行放款规模超过8万亿元,相当于同期银行贷款总额的20%以上。

第五,国际热钱进入境内投机套利。近年来,由于看好人民币升值空间,加之美元、日元、欧元利率持续走低,部分境外投机套利资金假借贸易、企业和个人结汇、外商投资等渠道,采取零星、分散、隐蔽的方式,多渠道渗透进入境内。从过去几年情况看,国际热钱规模大,期限短,要求回报高,往往热衷于在楼市、股市、债市、汇市、农产品和大宗商品领域进行炒作,还有部分境外热钱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国内民间借贷市场。

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资本配置失衡,产业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出实体经济,流入金融市场。近两年来,金融业利润一直遥遥领先。在前不久的论坛上,一家银行行长坦率地承认,目前“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除了传统的银行业务外,各类投资公司、民间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机构并未严格遵守基准利率4倍的规定,而是以经营超短期过桥贷款、替企业解决短期头寸的方式高利率发放贷款。盈利丰厚的民间借贷,吸引了上市公司甚至全社会资金的参与。目前在一些地方和行业,许多企业家退出实业、放弃产业,进入金融行业、资产投资、资源投机和大宗产品炒买炒卖领域,出现了产业资本转身资本运营的趋势性变化,甚至出现了实体经济空洞化、空心化、虚拟化的苗头。虚拟经济虚胖,必然助推和加速金融资本、资产、资源逐步泡沫化,同时也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产业资金流失、实体经济失血缺氧、国民经济虚弱萎缩。根据有关机构资料,2011年前三季度,温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利润同比增长10%,小型企业的利润同比仅增7%,外贸企业利润甚至下滑到3%以下。一些企业被迫向地下钱庄借贷,有的利率高达70%80%。因为无力还钱,一些中小企业主只好选择“跑路”,出现所谓“跑路潮”和“倒闭潮”,实体经济加速放缓。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即期权益与预期收益都变相证券化、货币化、资本化,体外灰色经济、地下影子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畸形发展,正在极大地冲击着实体经济,导致国民经济过度投机化、超前虚拟化、人为空心化。

我们知道,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的基础,也是金融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础。金融原本来自实体经济,也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由于金融经营的是资本和货币,金融业处于产业利益分配链高端。在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受比较利益驱使,大量资本和人才必然会从产业和实业中游离出来,金融业成为最赚钱的行业和职业,无形中就削弱了产业资本和产业人才的发展,也容易助长投机之风,侵蚀实业文化。在金融业超常规发展的时代,社会上推崇的不再是产业和实业大王,而是金融和资本大亨,人们的实干和创业精神日渐衰减。

纵观世界历史,金融还会周期性地制造泡沫,每一次泡沫破裂都会给实体经济发展造成深深的伤害。由于金融业占据了过多的社会资源,削弱了产业基础,许多显赫一时的国家在金融近乎疯狂发展之后而日渐衰落。公元16世纪,西班牙以航海起家。随着拉美金银大量流入,西班牙人不再愿意从事艰苦的海运,很快就衰落了。17世纪初,荷兰人又依靠航海称霸全球,财富增长使荷兰社会投机之风日盛,1637年的郁金香泡沫给荷兰经济致命一击。进入18世纪,英国政府授权南海公司垄断贸易权,1720年引发了对南海股票的空前热潮,由于没有实体经济支持,其股价犹如泡沫迅速膨胀又迅速破灭。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市场、股票交易市场等领域因大幅投机炒作连续上涨四年,后因广场协议引发泡沫崩盘,从房屋、土地到股市、银行无一幸免,20多年迄今还在严重拖累着日本经济。更别说上个世纪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刚刚度过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近席卷全美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实际上就是美国草根阶层对金融过分创新、缺乏监管所形成的泡沫经济的一次直觉式反思和批判。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很深刻的警示。国内国外实践反复证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实体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而且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必须从更高的宏观层面,充分认识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确认识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我国金融业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大力加强、大力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对金融业发展进行规制,加强引导,充分发挥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一,金融业必须面向实体经济。金融来自实体经济,金融业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面向实体经济。如果金融虚拟过度膨胀,肯定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那些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必然会增加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加速泡沫经济形成,甚至带来金融动荡或经济危机。实际上,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房地产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范围中,对活跃实体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以及金融市场自由化、国际化,使得泡沫经济的发生更为频繁,波及范围更加广泛,危害程度更加严重,处理对策更加复杂。对我国而言,不仅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更要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水平,防止金融违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二,金融业必须服务实体经济。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发挥好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吸引全社会的沉淀资本通过股票、债券、票据、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不断满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的资金需要,增强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实现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提高实体经济运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金融业必须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实践一再证明,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相适应、配合良好时,将有力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当金融过度发展与产业的关系渐行渐远,甚至凌驾于产业之上时,就有才能危害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商业银行单纯以贷款为主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银行必须切实改进现金管理、理财咨询、风险评估等业务,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保险公司需要逐步探索房地产、PE等新兴领域投资,在资本市场波动中实现保险资金的科学有效管理。证券公司也要探索多元化业务模式,加快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信托业也需要转变业务结构、业务领域和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专业理财信托,不断提高资产管理能力。金融业务、金融创新都要围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环节,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的社会氛围,切实形成产业优先、实业致富的经济制度。

阅读(1168) | 评论(0) | 收藏(0) | 推荐(0) | 举报

暂无评论
  • 发评论
  • 登录 | 注册
  • 最少5个汉字。请勿发表色情、反动的内容或广告,谢谢合作。
    • 请选择表情
    • 真棒
    • 我生气了
    • 我酷吧
    • 微笑
    • 热吻
    • 好害羞
    • 翻白眼
    • 悲伤
    • 抓狂
    • 疑问
    • 窃笑
    • 惊讶
    • 鬼脸
    • 大笑
    • 呲牙
    • 闭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豪宅之家的观点或立场。
    copyright (c) 2004 haozhai.cn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豪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