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书与网络的“链接”
2011-03-11 15:45:41《金融时报》于2011年1月6日发表“书与网络的‵链接′”,全文如下:
1467年,彼得•舍费尔(Peter Schöffer)和约翰•富斯特(Johann Fust)出版了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的《布道的艺术》(The Art Of Preaching)的一个译本。舍费尔和富斯特是现代印刷术先驱约翰内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的老同事。但这二人之所以声名显赫,真正原因在于他们是最早获得商业成功的印刷商人。这份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缘于他们对当时世界上最新式的交流技术——书籍——的不懈革新。
其中一项革新就出现在1467年的那个译本中,那是历史上第一部附带“字顺索引”的印刷本图书。舍费尔和富斯特不仅通过发行新书来竞争,他们也在改变使用和阅读书籍的意义。
最早的一些图书广告——实际上也是世上最早的现代广告之一——大谈特谈自己“编排更佳的索引”,把它作为一个卖点。《布道的艺术》的出版商宣称,该书的索引,外加其它新的“交叉引用”功能,“就值整本书的价钱,因为它们将大大方便人们的使用”。
上面这句话听上去颇像某款21世纪电子设备的广告词:“我们的图书不仅内容充实,用户界面也很友好!”这一古今营销语言的相互呼应并非偶然。得益于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技术,尤其是互联网、Kindle和iPad,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阅读工具和技术的根本性革新。
2010年数字领域最激动人心的发展动态之一,便是电子书阅读器之间的军备竞赛。Kindle变得出奇小巧,而且极其便宜;Barnes & Noble推出了装有谷歌(Google)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的Nook;iBooks和Kindle的iPad应用软件自4月发布后添加了许多功能;就在几周前,谷歌推出了一款跨平台电子书阅读器,让你可以浏览和购买该公司近几年来扫描的几百万部书籍。
在所有这些革新中,苹果的iPad显得鹤立鸡群,是意义最重大的突破性产品。之所以这么说,不仅是因为它可能是有史以来在上市后销量增长最神速的科技产品,还因为它比以往任何一款设备都更加致力于把读书和上网这两项活动整合在一起。我记得今年春天iPad问世时,我拿着一台iPad刚坐下来就不由得想到:原来15年来我们一直在用错误的机器上网。当你能够靠坐在沙发上、把互联网掌握在手中时,在电脑屏幕上用鼠标指指点点似乎突然变得很不自然。
当然,我们这个时代和谷登堡时代的差异就在于变革的速度大为不同。“字顺索引”历经近半个世纪才得以成为一种标准;直到16世纪初,书籍才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作为页码。在书籍的新舞台上上演了多场“功能大战”,但这些大战每隔20年才会爆发一次。
所有那些功能可能耗费了太长的时间,才融入由引用、索引、页码、脚注、参考书目和交叉引用等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功能组成的体系。但当这个过程完成时,它们却帮助开启了现代的科技革命。由于我们已就如何描述信息所在位置和如何把人们导向该位置达成了共识,建立完整的信息交流方式便成为可能。
这一点与我们当前的形势有直接关系。今年是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建立“万维网规范”20周年。这套规范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确立了一种方式,用于描述信息所在位置并把人们导向该位置。网络上日新月异的革新就始于网址及链接这项突破。
20年来,可链接数据这个新领域发展得比其它任何一种信息表现形式都更加迅猛。但今年以来——我成年以后第一次看到——不可链接的数据开始以突飞猛进的势头发展。这是iPad时代一个更广泛问题的一部分。《Wired》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去年夏天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对此进行了阐述,引起了热议。文章标题言简意赅:《网络已死》(The web is dead)。重点阐述了“围墙花园”——如Facebook或为iPhone与Android创建的应用软件——的兴起。举个最近的例子,据说,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就在计划发行一份纯应用软件版的日报。
当然,绝大多数应用软件所包含的信息,大多不会从链至网上其它信息中受益。即使我们想不出办法直接链至《愤怒的小鸟》(Angry Birds)游戏的某一关,我们的文化大概也能生存下去。真正的危险存在于数字信息世界中一个安德森几乎没有提及的领域:书籍。通常来说,如果存在着大量链接,就能够形成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涵盖评论、存档、社交共享和学术等五花八门的内容——因为链接会大大方面人们对网上各种观点建立关联并加以引申发展。但眼下,书籍并没有被纳入这个系统。我们没有任何规范化的方法可以链接到某部电子书的某一页。
书籍包含我们最精心构思和编辑的信息,当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信息来源。然而,所有这些信息迄今仍然不可链接。谷歌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人们能够从这个网站上发现有趣的信息,并链接到相关网站;谷歌继而把吸引较多导入链接的页面排在靠前位置。但假如你在一本小说或历史书籍上发现了精彩段落,你却没有任何规范化的方法可以链接到它上面,也就是说,网络上的其他人无法从你的发现中获益。
所幸,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它仅仅要求我们承诺使用一种已有的技术。就称之为“镜像网站”吧。假如你以某种形式创建了数字信息,你只需制作一个副本,把它放到网上。杂志出版商如果创建了一款iPad应用软件,就应确保每篇文章都有明确的链接,指向各篇文章在网上的镜像版。这样一来,要是有人想引用或在Twitter、博客、电子邮件中述及某篇文章,只需举手轻点一下即可。对于网络版,出版商可用一道“付费围墙”或其它壁垒加以保护;重要的是,有一个网址可以让人点进去。
已经有人以非正式的方式这么做了——许多新闻杂志的应用软件都包含指向相应网页的链接——但这项技术有必要成为一种新的规范。假如出版商创建了没有网络镜像的应用软件,我们应当立即站出来加以谴责。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没有链接,其潜在影响范围就会受限。2010年在不可链接环境下撰写文章,就好比在1800年出版一本学术著作却不准世上任何一家图书馆、任何一部文献收录一样。
不过,网络镜像办法的最根本前提,则在于它也应适用于电子书。将来,每本书的每页内容都应当有一个存在于网上的影子版。请设想以下情景:你在iPad上看《米德镇的春天》(Middlemarch),看到一半时,你偶然间发现一个链至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的权威文学评论著作《乡村和城市》(The Country and the City)的链接,点击进入后,你又发现了一个由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粉丝组成的在线阅读小组,在这里有人把你导向艾略特《激进党人菲利克斯•霍尔特》(Felix Holt: The Radical)一书的某个段落,于是激起你从头阅读全书的兴趣。
今天,我们正面临一个切实的危险:在无链接的应用软件和电子书世界,链接的艺术——这门艺术可追溯至舍费尔和富斯特乃至更早的时代——将日渐式微。但我们眼前也有一个机遇。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变得更擅于建立链接,从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把当代最具革新性的两种信息载体——书籍和网络——紧密结合在一起。
史蒂文•约翰逊是新书《好点子来自哪里》(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的作者,也是Findings.com网站的联合创始人。本文根据他在旧金山“Web 2.0峰会”上的一次演讲编辑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