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外资进军中国文化市场路径生变“主投”变“陪玩”
2011-02-15 23:26:23北京商报2011-02-15报道 :外资在国内的影院建设再次升温。由美国娱乐地产投资商娱乐地产信托公司(EPR)斥巨资参与兴建的3家影院将在年内开张,与此同时,韩国希捷、好丽友集团也在中国频频出招。而在稍早前,美国传媒巨头默多克也将3家中文电视频道的控股股权出售给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以往不同的是,此轮外资投资中国文化产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默多克的“让股”,其他外资机构的“隐忍”,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背后的真正目的仍是“淘金”中国市场。
路径一“主投”变“陪玩”
去年8月,默多克将3家中文电视频道的控股股权出售给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出售股份比例在51%-52%之间,3个电视频道及电影片库的资产估值为3亿美元,交易金额略高于1.5亿美元。根据双方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共同运营这3个电视频道及电影片库,以实现增收并盈利。
“从默多克出售股份的数额中可以看出他在‘适应’中国的政策,默多克只是出售股份,现在还不好说是退还是进。”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表示,与国有资本重组后,默多克会在中国获得更多机会。“外资在国内文化产业上还有一些限制,比如不能进入电影、电视剧的制作领域,在经营性领域也有一些股权比例的规定。外资大规模投资中国文化产业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出现。”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认为,国际投资参与到国内的文化产业,开始转向小角度切入,小规模尝试,“主投”改成“陪玩”。陪同国内资金一起投资,面对着无疑迅速扩张中的中国文化市场,利用中方伙伴的资源优势,外方就一定有牢靠收益。
路径二 大投入改成项目投资
2004年,百老汇倪德伦家族联合北京新纪元文化传播各投资50%,准备在中国复制一条“东方百老汇”院线。然而引进原汁原味、原班人马的百老汇剧目,其高昂的成本使他们的运营背上沉重的包袱。直到今日,音乐剧市场仍难以形成,演出的冷淡让倪德伦家族转换了投资策略。2009年,倪德伦家族找到了新合作伙伴北京世博控股集团,在北京这个相对成熟的演出市场初建两座专业音乐剧剧场,每年“试水”引入一部国外音乐剧。在演出项目的合作上,倪德伦也开始和合作伙伴共同出品《何处寻爱》、《牡丹亭》等。
据APEX国际影院投资公司总裁刘志广介绍,他们联合美国最大的娱乐地产投资商美国娱乐地产信托公司(EPR)共同投资的“首轮十家影院”即将启动,今明两年将在重庆、柳州、长春开出3家影院。早在2008年10月,他们共获得EPR共计1.5亿美元的投资,并在上海注册成立了合资影院管理公司APEX国际影院投资公司。而在2003-2006年,他曾负责营销工作的华纳国际影院却黯然退出中国市场。“华纳是世界500强公司,其他更多国际投资人心态跟他们不一样,讲究的是低调挣钱。”
同时,日本的角川映画,韩国的希捷、美佳、好丽友近两年也在悄然扩张。“希捷已经开了十几家影院,好丽友去年刚进来,正在选址当中。”刘志广说,去年中国电影增长速度高达64%,这对国际资金形成巨大诱惑,合拍电影和投资影院成为当前他们参与中国电影产业的主要方式。
在刘志广看来,现在中国影院投资竞争非常激烈,房地产价格涨得很猛,因此外资投资相当谨慎,这也是进展不快的原因之一,但并不影响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很多人都在尝试灵活的方式,不一定要开多少家影院,能挣到钱是最重要的,参与进来就有好处。”
除去单体影院投资,合拍片也成为外资参与“分成”中国电影的必然途径。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在海外销售45部影片中合拍片占到34部,越来越多的国外电影公司和电影基金身影活跃其中。
“VC、PE等机构开始关注中国电影的发展,并尝试进行资本层面的注入,虽然真正规模性的战略投资或股权投资还没出现,但资本进入到电影项目等单体层面表现明显。”清科集团创始人兼总裁倪正东说。2007年,IDG开始运作“新媒体基金”,仅在当年上半年,便投资中博影视、中影集团、印象创新3家影视上游公司。2008年,因投资《赤壁》铁池基金浮出水面。
“目前电影单片的投资没有限制,它会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渠道。”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金融中心副主任杨军表示,中国市场正逐渐被国外终端市场,包括院线、观众、电视台和版权经营部门所重视,但是国外基金更偏爱投资发行和版权,在获得更多中国电影版权的同时在国外经营并进行深度开发,利润就显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