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怎样化解“人跪狗”等事件的戾气
2011-01-18 10:40:41当前社会部分道德水准日益下降,令人担忧。在现代文明熏陶下,苏州上演了一幕“人跪狗”的丑陋一面:寒风中,两名男子为驾车撞死的一条狗下跪1小时。后来,有人调查得知,这两位男子是为了不出5000元钱,宁肯丢掉尊严。5000元的赔偿,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一个丑陋的一面是,假冒伪劣产品,大行于世,发廊女被抓去游街,黑工出现奴化返祖现象,以及各种人伦危机的爆出,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呼吁,立即弥补传统道德的缺位,势在必行。
当前道德危机与社会伦常不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职业道德,如医生坑害病人,官员贪腐,比如假奶粉、毒大米事件。二是人格分裂,心理扭曲,比如有人高唱清廉之歌,背地贪污犯本,成为两面人,还有很多人沉迷于低级趣味,心理变态,虐待动物。三是,缺乏正义感,公德水平低。很多人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是非,只管胡搅蛮缠,缺乏正义感,而且,对待社会公德不严肃,甚至嘲笑遵守社会公德者。四是道德理念和道德情感一起沉沦,没有同情心,使得很多优良秩序被结构,沦丧殆尽。比如虐杀猫狗,黑窑工事件。
于是,各地读经学校纷纷出现,传统经典热销一时,孔子塑像进入天安门,孔子成为继毛泽东,孙中山之后第三位进驻天安门广场的历史人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过去狂热地分割之后,终于有所衔接。
但是,拯救我们道德危机和社会心理危机的,不仅仅是孔孟之道,更多的应当是,他们重建人伦的建构精神。历史告诉我们,当国弱民穷的时候,靠孔孟之道是挡不住侵略者的;但是,如果我们丢掉了自己的传统,一味地食洋不化,最终连自己是谁恐怕都不认识了。
很多人质疑,孔子能否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如果说孔子都不能当选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那谁会在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塑造方面,还能超越孔子呢?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上古传至今天而不灭的文明,孔子的思想在其中扮演着最核心的作用,他让中国人知道,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使中华民族香火断绝。孔子要求恢复秩序的愿望,以及大一统的中华梦,是维系千古礼仪道德文明的两根支柱。因此,对待民族的先圣,我们只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人们怀念先贤风范,是因为古代中国法本身就有很强的道德性,虽然不如意,最起码伦理纲常秩序稳定。但是,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转型的社会,本来以法治和契约精神替代传统礼治和吏治,却遭到权威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冲击,难以构建真正有效的伦理社会秩序。
于是,在失去传统约束,而现代法治还没建构起来之后,我们看到恶的张扬,肆无忌惮的啃噬社会公德,权力到处飞扬跋扈,失去了儒家精神的官吏,为物所累,贪污受贿被判刑无数,依然如过江之鲫。下跪、游街、强拆、不伦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让人们怀念伦理道德的时代。当戾气压得上下喘不过来气,人们呼吁法治精神、人们翘首以盼着秩序与公正。
权力团体的示范是道德得以推广的前提,非权力团体的示范是社会道德境界提升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官员,少一点戾气,不能连孔夫子教化的士大夫也不如。官员掌握着社会资源,因此应当有官德,官德的失范必然诱发民德的失范。当南京徐老太的事件判决书下来之后,雷锋精神(实质是传统互助精神)遭遇到现实的解构,直到目前为止,很多老人摔倒之后,很多人还是怕被碰瓷。判决书以权威的形式,巩固了这一心理。还有,最近出现的河南农民半年赚20万却逃费300多万,被判无期的事件,幸亏在媒体的监督下,冤案未成就得到纠正。官德失范,官员的腐败,导致民德败坏。这也印证了那句话:一次不公的判决,比十次犯罪还坏。
人跪狗等恶性丧失伦理纲常的事件一再表明,在传统被打碎之后,在法治和契约精神没确立之前,道德危机往往伴随着社会心理危机,是化解社会戾气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