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高层将治水提高到一号文件的意义
2011-01-14 11:35:54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转移到了水利方面,这说明中国高层,将水利与土地、农业,提高到同等的高度,这一“治水”,实质上是从整个经济的大视野来考量的。据悉,与土地资源只有18亿亩“一条红线”不同,“一号文件”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共定义了“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的控制红线、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在历史上,水利设施实质上是一个王朝的生命线。大禹治水是中国人治水的典范,历代王朝对于黄河水患的治理提高到王朝兴衰的位置,大河失控和水利失修,对王朝的冲击,在于对于子民衣食的摧毁。仓廪足知礼节,因此,粮食成为王朝稳定最核心的因素。
事实上,就算到了现代化的中国,对于粮食安全和物价稳定,也有着迫切的渴求。自然灾害的发生,越发显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今年很多地方干旱,自2010年10月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各地旱象明显,部分地区出现大旱或特旱,北京已经连续80天无明显降水了,为历史同期第二位。预计,未来十天,北方大部地区雨雪天气依旧较少,持续低温和干旱对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安徽西北部等地未冬灌过的小麦安全越冬构成威胁。而干旱与水灾等与水利相关自然灾害,不仅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危险,对于物价来说,也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是,我们的水利设施,历史上欠债太多了。水利部的相关调研显示,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现有灌区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威胁到粮食安全的基础。
因此,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加大了财政支持以偿还“十五年”欠下的“水利投资债”。在“十一五”期间,农田水利建设吸引投资高达3624亿元,相当于之前十五年的投资额总和。这些水利投资,能否补得上历史的窟窿,还很不好说。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在水利方面,是对于三农问题的具体化。可查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水利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1998年,洪水在中国大地到处肆虐,29个省受灾;2009 年入秋以来,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旱情;2010 年夏秋期间,南方地区汛情严重,为近十年来罕见。而且,从去年开始,国际粮价就开始异常波动,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减产是其最核心的原因,其中,水利设施的落后,是最重要的因素,靠天吃饭和靠天防洪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在粮价上涨的情况下,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称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较好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要解决物价上涨,就要在供需上找问题,水利设施的改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稳定粮食稳定人心,进一步稳住物价和整个经济。
这些年来,水利设施的失修,导致城市内涝的案例很多。很多地方,城市水污染严重,下雨内涝。比如,连续的强降雨,多次考验海南和广东的不少城市,很多城市道路,可以行船。去年,西南春旱刚刚结束,云南、四川和重庆等地,水漫金山之势蔓延。这说明,水利的修建,不仅仅是事关农业的问题,也是城市的发展需要。
在增加水利投资的过程中,也要防止巨额资金被挪用和贪渎。一些地方官员,在兴修水利工程方面,做了很多豆腐渣工程,很多水利拨款被挪为他用,或者中饱私囊。还有的地方,将兴修水利的款项,强摊到百姓头上,因此,水利本来资金就不多,再加上透支性使用,很多水利很快就不堪重负,一旦发生什么灾情,给老百姓带来的损失很大。
当前,水利设施建设的负责部门很多,责任不清楚,功劳也不清楚,被人们戏称为“九龙治水”。目前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扶贫开发办、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十几个部门都有管理水利项目的职权,这种管理方式被业内人士称为“九龙治水”。这个局面应当改变,因为落后的管理体制,经不住自然的冲刷,一旦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很多的弊端就会显露出来,但为时已晚。
在投资农田水利方面,应当遵循经济法则,只有遵循经济法则,才能有效的利用好投资,才能有效地稳定粮价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