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谁在哄抬、炒作房产税
2011-01-12 09:25:38现在媒体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年轻人,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与他们对舆论影响力而言是不相匹配的。媒体中从事房地产报道和编辑的人员,进入业界时间短,大都是学中文、信息传播等学科的,房地产科班出身的极少。因此,对房地产的基本专业知识非常薄弱,而对房价等又具有天然的年龄段敏感性。
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媒体记者,非常难以看到几个专家型的,都是讨生活型的。他们把浅薄的问题当深奥,支流的问题当主流,假象当真理。
最近,围绕着房地产税的问题,舆论媒体甚嚣尘上,闹哄哄的,不亦乐乎,误导着民众。
先是媒体报道上海在2011年将推出房产税,而且有鼻子有眼地说,先前买几套都不交,新房买一套就要交。弄得上海周天寒彻,在12月的最后几天大肆抢房。与北京12月份的大肆抢车遥相呼应。
1月9号,几乎全中国的媒体都在报道重庆房产税即将出台的消息。媒体大量使用“原则同意”、“将”、“很可能”、“有望”、“据悉”、“知情人士透露”字眼,非常不负责任地炒作房产税即将出台。
结果一阅读这些新闻,只发现重庆市长黄奇帆在“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的一句话是可靠的:“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加强财税调节,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
那些讲重庆房产税具体执行方案的技术语言,如:征收对象是住房市场平均售价3倍以上住房的产权人;税率是1-2%不等;计税时扣除120平方米基本住房建筑面积;按评估价格70-80%作为税基等,细看下来,都是历次内部研究的方案,并不是最终实施的方案。
现在的情况是房价一上涨,舆论媒体就大呼小叫:新一轮调控政策在即;房产税即将出台。而真实的情况是,我们每一轮的房地产政策调控,其实都是失败的。正是因为失败了,才会有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台的必要。我们所有的房地产新政,其实都是老政,都是过去历轮调控政策的再拼装。房地产调控的思路7年都没有取得效果,沿着这条思路继续调控下去难道还会有什么效果?
有一种现象是非常反常的,房产税被我们的新闻媒体说成是受到老百姓拥护的、赞同的。我根本不相信。其实上海和重庆的城镇老百姓是不赞同、不拥护房产税的。因为这两个城市80%以上的城镇居民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产权房屋,都面临着迟早被征收高额房产税的困境。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各种民意调查都验证了——大多数居民不同意、不赞同。侧面的验证就是,这么重要的新税赋、重税赋,重庆和上海都不敢拿到地方人大去讨论、去通过,而直接采取了政府操控的简单化办法。
还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房产税的征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互相推卸征收主动的责任。北京方面是讲是地方主动要求的,具体实施方案由地方政府制定;上海、重庆方面是讲此事要国务院批准,我们在等待。
其实,北京方面从来不认为房产税到了全国推行的时候,要推房产税需要先进行试点,乐观有城市愿意充当试点先锋。而重庆、上海绝不愿意单独试点,愿意的是有几个城市共同试点,愿意的是试点的方案能得到北京的认同,讲白了是希望有其他城市、有上面的机构分担责任和风险。
这次,北京充当了“老奸巨猾”的角色,深圳扮演了“少年老成”的戏码,凸显了重庆和上海两个城市为了政治目标而在做着充满风险的经济抉择。我要干其他城市不敢干的事,我要为上面北京分忧解愁,我要在2012年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