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80后买房为什么这么难?
2010-12-22 09:59:33
如果单纯把这个标题作为话题征询意见,超过90%的80后都会没好气地回答到:“为什么买房难?废话,房价高呀!”今天,关于房价高的问题,有人在骂有人在撑,不论如何事实胜于雄辩,房价被人人喊打到现在依然云里雾里高不可攀。
但我们完全有必要从消费端自身去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昨天和某开发商吃饭,席间案场经理提起一个怪现象,即现在越是小青年,买房子纠结周期越长,这和我们传统意识上认为小青年是冲动消费群体的观念相差甚远!
我进一步问到,为什么以80后可以概而括之的青年购房群体会在买房行为中如此纠结和犹豫呢?试想大凡出于如下三种心态:
第一, 房子不如衣服和IPAD来得更容易“爱上”,但又不得不买。在这种心态下一方面是考虑到房价不断上涨而自己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买房成为一个必须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对房子的喜好和评价都是比较粗浅的,因此瞬间“爱上”某个楼盘并作出决定是不容易的,在这种大宗消费到可能汇集了全家乃至家族积蓄的消费面前,80后瞬间冷静乃至忸怩起来了!
第二,买得起的&看得上的之间的代沟。正所谓理想中的情人并非是现实中的爱人,80后在买房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房子的期许和要求,与落后的住宅产品供应质量之间的矛盾”,不能用眼高手低来形容这种心理落差,孙燕姿有首歌里面唱到“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 阳光洒在地板上,也温暖了我的被子。”而现实生活中房价和收入的全面背驰使得往往只能在超过20年房龄的新村二手房和不到70平方米之间的叠加“被接受”。特别是新上海人群体,之前租房一直瞄准着市中心至少也要地铁边,但真到自己买房只能选择那种“向前看没有你,向后也回不去”的地段,这种心理落差让他们在买房时纠结纠结再纠结,成交周期自然就拉长了。
第三,两个人的房子,是两种意见的博弈。80后买房基本用途超过一半都是婚房用,那么这其中就又牵涉到“支出配比和意见倾斜”之间的扳手腕。现有的模式基本都是“双方父母出首付+小两口还贷做房奴”的组合,所谓“爱情到了婚姻阶段都开始磨叽起来”,这时候谁家出钱多,谁家意见就占据主导,但往往谁家有特殊情况(往往是女方)父母一时难以接受女儿的离开而希望可以在未来多见女儿而缓冲这种不惯。这时候,双方和双方父母乃至双方家族之间就开始全面上演【金枝欲孽】了,所以我们往往会看到很多新婚夫妻真到结婚时觉得意兴阑珊,因为之前的风花雪月已经被买房、装修、婚宴、礼金等各种杂念折腾得爱不起来了!
如果用成长条件来衡量,80后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已经开始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第一波物资丰富;如果用房价和就业来衡量,80后又是不幸的,因为他们不巧被夹杂在经济起飞副作用的消化系统中,上下不畅。
但是面对房价的强势,也只能做好自己的准备,要么是经济要么是心理要么是和谐,毕竟有房子还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所以80后在买房过程中就谨记国共合作的信条吧——求大同,存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