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收藏博客 | 豪宅博客
    个人资料
  • 姓名:叶檀豪宅专家
  • 博客等级:16
  • 博客积分:663868
  • 博客访问:704350
    博客标签

我的好友
  • 博文

市场经济不能缺少价值观

2010-12-10 10:44:37

全球必须面对恶劣的货币环境。

只要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与邻为壑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不会退出舞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12月初在接受《60分钟时事杂志》采访时表示,不排除进一步购买国债提振国内经济,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似乎触手可及,全球其他地区不得不忍受美元与日元两股资金水漫金山。

美国经济数据非常奇怪,11月房屋销售与零售业全都好转,但12月3日美国劳工部就业的数据表现十分糟糕。11月份美国失业率突然跃升至9.8%的高位,当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3.9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5.5万人。自2009年5月以来美国的失业率一直高于9%,时间长达19个月,堪比二战以来美国高失业率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美国为拉动国内经济、减少债务负担,不可能收紧货币。

美国水浸银根,中国十分难受,加息怕热钱涌入,升值不可能一次到位,人民币国际化必然导致资本项目开放,资金将源源不断进入内地。

中国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拿什么来对抗美国的阳谋?

首先是有助于树立中国信用的价值观。

中国在战术上非常先进,在战略上似略逊一筹。美国实行量化宽松以及东部沿海形势紧张、美韩、美日联合军演之时,中国远交近攻,购买欧洲债券、在希腊等地投资、购买100架以上的空客飞机。从短期看,上述举措有助于中国突出重围,也有利于全球化布局,但从长期看,无助于建立中国市场文化的信用。由于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中国的国际信用有倒退的趋势,一个没有规则、不按牌理出牌的国家将陷中国于信用危机之中,以往在全球重塑中国信用文化的种种努力很可能毁于一旦。

中国不可能永远靠飞机*外交与熊猫*外交打开局面,任何外交除了是利益的延伸,还是价值观的延伸,没有大致接近的价值观,不遵守普*世价值,金元外交就是赎买,自卫外交如同寻求孤立。

中国正面临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阶段,我们当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以人民币为储备货币、投资货币、计价货币,支撑货币的就是经济实力以及附着在经济实力背后的价值谱系。没有人相信,一个义和团理念与贪腐横行的国家可以拥有支撑全球流通的货币。孔子学院遍布全球,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文化要随着孔子学院遍布全球,中国不仅仅是经济恐龙,更应该成为全球失范的市场文化的负责任的建设者。

要对抗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还要树立对国民负责的观念。

从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连年超发,内部的财富分配与激励机制不均衡,造成贫困人口大国与奢侈品消费大国集于一身的怪象。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CPI同比增速越来越快,11月有可能上升到5%,此时政策面临的选择是对外负责还是对内负责?所谓对外负责,就是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继续以出口与投资导向支撑摇摇欲坠的经济高增长,所谓对内负责,就是维持国民的货币购买力,保障大多数普通民众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笔者早就说过,美国以量化宽松政策祸害全球,惟一不敢得罪的就是本国公民,如果美国的CPI上升到2%以上,如果美国的失业率下降到5%以下,量化宽松政策不停止也得停止,因为继续量化宽松下去,祸害的就是美国经济与美国民众。

我国已将明年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但稳健的概念非常宽泛。通常而言,意味着全年信贷量控制在14%左右,广义货币发行量控制在15%到17%左右,狭义货币发行量控制在11%到14%左右,GDP在8%到10%之间,腾挪的空间非常大。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货币发行一直在高位徘徊,房地产与股市成为泡沫助推器,劣质资产上市兑换了大众辛苦工作赚来的真金白银。

货币稳健以民众的购买力作为主要考量的指标,如果民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跟上货币发行的步伐,中国内需真正启动,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能奈我何?

众志成城才能强内御外,没有价值观指导的市场经济会成为软骨经济,没有对内公开透明的财政与税收,市场经济会成为缺乏约束的黑幕经济,美国吹一阵货币之风,远隔太平洋就会大受其害。

阅读(692) | 评论(0) | 收藏(0) | 推荐(0) | 举报

暂无评论
  • 发评论
  • 登录 | 注册
  • 最少5个汉字。请勿发表色情、反动的内容或广告,谢谢合作。
    • 请选择表情
    • 真棒
    • 我生气了
    • 我酷吧
    • 微笑
    • 热吻
    • 好害羞
    • 翻白眼
    • 悲伤
    • 抓狂
    • 疑问
    • 窃笑
    • 惊讶
    • 鬼脸
    • 大笑
    • 呲牙
    • 闭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豪宅之家的观点或立场。
    copyright (c) 2004 haozhai.cn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豪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