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拖就一个字
2010-11-09 10:02:35昨天和上海臻品物业私人品鉴会组办方总经理聊天,我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活动自10月31日结束后一周以来成交情况如何?二是本次参展的境外物业有无成交?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具体的数额和过去的疯狂2009相比,居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海楼市怎么了?
现在是否入市时机?
11月,哪些楼盘滞销?哪些跌价?哪些还会逆市大卖?
十一月,最后的胶着
本周最新的【上海楼市周刊】头版标题叫做“变味银十”,通过数据显示在成交滞销但价格不跌的市场背景下,很多开发商选择了拖字诀:推迟开盘推迟申请预售推迟样板房开放。文章的结论,除了指摘开发商这种变相捂盘行为之外,也表示市场只好耐心等待别无他法。
我们现在想讨论一个问题就是,拖有没有期限?按照正常思维和逻辑分析,人一旦遇到难以面对的问题,回避的确是第一本能的反应,但凡事存在就是存在,拖作为一种反应现象,无非预示两种目的——第一种是拖出时间等待救兵,军事上曾经的几个经典战役就是“拖住敌人,为总攻争取时间”,但现实的拖无非是等待政策被时间稀释之后市民有“该干嘛干嘛”的平复感;第二种是拖一天算一天,这是一种被动的拖,是主观上害怕面对但又无法回避的鸵鸟政策。
第一种算是积极的消极,第二种是纯消极。那么拖能拖到什么时候?我们来分析下,按照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结算制度,以12月31日为年终考核大限,纵观整个2010年调控不断,除了8、9月间有过一波小阳春,今年多数楼盘的销售任务都没有完成,当然这和工期、资金、信贷也有关,也不是开发商自己可以做主的,那么余下的缺口就剩下50天左右的时间了,而一俟到12月下旬,消费和销售的积极性都淡下来,每年的元旦前到正月十五,整个国家的心情都是懒洋洋地进入吃吃喝喝不思进取季。
消费者和开发商拗手劲已经到了最后的胶着期,之前一周多的时间我曾写文章预测十一月的成交看好,就是基于对后者想拖但是拖不下去的判断,相信未来的两周内,上海该有“老盘打折、新盘低开”的现象放量出现!
消费者,最近要时刻留心开发商的任何价格变化和信息披露!
两头热是有道理的
回到本文开头,我仍然认为市场将呈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两极现象。一方面,因为限购的关系,买房开始越来越慎重,豪宅在这个PK中的用材、品质、品牌、资源等硬件开始得到有钱人的重视,一生一宅使得他们会在比较后选择最好的物业,至于价格则是第二位的;另一方面,现有投资品种中,谁告诉我还有比房子更好的投资产品么?一样东西之所以疯狂,一定背后有其疯狂的诱因——猴年邮票疯狂、君子兰疯狂、认购证疯狂、房子疯狂,我们都不能用好坏这种最原始的标准来评估定性,而要用追根溯源理性的态度来辨析。
豪宅看好的同时,低价房也是热点。一样商品如果不能又使用又增值,那么单独使用也不错,这时候就考虑到投入的成本问题,成本越低越受欢迎。纵观最近的中介市场,总价在100万以下的房源炙手可热,且不论它们或许有超过30年的房龄,且不论它们地段偏远,且不论它们存在这个那个缺陷,但便宜两个字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就像股市中,垃圾股的成交永远也是活跃的一样,问理由?会回答你:“已经噶便宜了,难道跌成废纸啊?”
同理,已经噶便宜的房子,难道跌成一堆废砖按斤卖?所以高端市场吸引投资目光,低端市场捕获刚需要求。
楼市的两头热,已经不可逆转,但不可否认分歧才是和谐的标志!
倒霉奖,颁给“郭敬明型住宅”
那么现有情况下,谁是收获那最尴尬的金酸梅奖呢?我把他们认定为具备了“最大体量、最可复制、最莫名其妙”的3大描述,来句不恰当的比喻,那些郭敬明型产品和背后的开发商,将受到一段时间的冷遇。
很难用刚需、改善来区分这种产品属性的前途。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上四大描述来大概看个究竟:
最大体量。在很多规模化开发的区域,曾经被我们那些无良文案歌颂为“造城计划”的产品,现在面临着极为惨烈的巷战。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内大量供应的相对拥挤,使得货源充裕竞争激烈,以前一荣俱荣现在要你死我活;另一方面,大体量供应之间彼此共享的一些所谓卖点,在买方市场背景下就被“合并同类项”,购房者在足够时间比较的前提下,所有共性卖点都已经被删除了。
最可复制。中国房地产市场多数的开发商都是因为听说这里“人傻钱多速来”的召唤而草草上马,在对于产品的市场、特色、人性化和个性化都几乎没有研究的情况下成为了开发商,而那些营业员型销售也拜行业所托而称为道貌岸然的这个总那个总,这种组合之下是不会对产品进行研发的,抄抄了事嘛!在如今背景下,一百个一样的面孔,自然可以选一个更有价格吸引力的咯,所以有人说营销到最后是PK不过价格战的,这话我同意一半,因为这句话的基点是站在“同质化产品群”之中!
最莫名其妙。这个命题最不莫名其妙,我们可以看到九亭通了个地铁,一下子卖到和长寿路差不多的价格!这不能说是新贵升势喜人而是市场非理性所致,再比如,一个顾村公园能让整个宝山地区整体Double么?答案是可以,但这个答案是不值得推敲的,我上周去顾村领一个专业奖项,傍晚6点出门路上“向前看没有人,向后也没有人”的境遇,如何营造可以满足居住需要的开门7件事呢?
九亭和顾村,在08年楼市调控时价格是经常做升降机的,我也可以用这种评判标准来界定,即“一个概念是挑不起一个区域”的重任的。地铁不能、公园不能、湖景不能,试想,黄浦江畔卖10多万一平米,不是只卖一条江景,而是售卖江景背后所依托的繁华、便利、人气、价值!
不动脑筋抄袭的,可以在一段时间活的很好,但市场如今变天了,抄袭型开发商终于时候一到,统统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