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卑劣的误导和施压
2010-09-24 11:03:39文化大革命中,我看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和《红旗》杂志呼风唤雨的能力本事。这是他们历史上一段永远抹不去的耻辱。
当时,他们就代表红太阳的真理,就代表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的权威,就代表权倾满朝的权势人物。在他们的社论和文章,可以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威信扫地难逃阎王殿;可以使红卫兵宣扬红色恐怖肆意抓人打人冲击任何单位;可以让工厂停工、学生停课、干部不上班,群众武斗,全国的经济时钟停摆;最终把全国的年轻人都赶到了农村、工矿和部队,使全国的教育整整断层了十年。
今天,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早已不是文革的那个样子。但是今天的他们再也没有恢复到当年的那个地位作用了,虽然其影响力依然是全国性的权威官方声音。在七年来的我国房地产调控中,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中的一批执笔房地产“线条”的编辑记者,很多次都发挥了很不好的社会作用,留下了自己错误的并不光彩的尾巴。
他们不但照本宣科不遗余力的宣扬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而且有选择性地寻找一些专家学者,一面倒地鼓吹市场中的一种声音、一种走势,误导了多少人,害的很多中国老百姓一次一次失去了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合适机会。
他们不但从不认真回顾和检讨自己的判断错误,而且总是选择错误的市场信息,错误的学者判断,错误的对策建议,一次次的给上级领导“吃药”“施压”,到处鼓吹“关键时期”、“不可动摇”、“加码增税”、“定要问责”,到处批判开发商、投资人、地方政府和海外热钱。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真实市场形势是“金九银十”,基本确立;量价回暖,形成定势;政策效应,衰减到底;保障住房,大有进步。但是以新华社,《人民日报》为首的主流媒体仍在向市场和老百姓释放单向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如:“今后是量升价跌的走势”,“房地产商资金流紧缩达到临界状态”,“至少一年时间里市场供应量比较充足”,“房价上涨事关重大民生和政府公信力”,“房产税节后推出”等。
误导已经不对,施压更见错误。我们一些记者的声音,已经在把领导逼入墙角,已经把一些国家部门顶在了杠头上。到处宣扬“房价不降就是空调”,“GDP卓越下跌和股市领跌全球都不及房价上涨可怕”,“政府不能没有公信力”等。演绎出一幕一幕价跌论、房奴论、暴利论、暴力论、崩溃论、空置论等莫须有的滑稽剧。
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唯一被“左派”们攻破占领的领域: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已经被无情否定,左倾社会思潮已经成为人们思维定势,错误房地产调控政策被市场规律一次次嘲弄仍在高调执行,房价问题已经被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产业经济问题已经演变成社会政治和稳定问题。
阅读(1121) | 评论(2) | 收藏(0) | 推荐(0) |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