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靠身份谋取垄断是国企最大的悲哀
2010-09-10 15:00:31阻碍着创新与发展的垄断企业正在借助各个规划,跑马圈地,抱团垄断。中国民企500强的2009年的净利总和,还不及中国移动和中国石油两家央企。2010年500强,前十位的全部是中央直属企业,在全部“500强”中,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以上的共有60家,其中只有5家民企,而营业收人超过1万亿元的只有中石化、国家电网和中石油三家。
众所周知,私营企业的发展是国脉兴隆的标志,也是民众福利之源。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民企上班,而中国500强民企的总和还不如中移动和中石油,可见,现在的很多人的收入有多少。即使是这样,在基础价格产业,不断涨价,比如煤、电、气、油、粮食等价格日益创新高,房价也让很多人不敢称是中产阶层,哪怕你一个月拿1万元,和房价相比,正如小土堆和喜马拉雅山相比一样。所有这些涨价的,都是管制严格的,都是垄断造成的。
从中国改革史得出的经验是,凡是管的少的,放开的产业,竞争都比较充分,价格相对于其他价格体系来说,基本上都是下滑的;而那些以各种高尚的名义进行垄断和管制的,越来越高。民企进不去,融资越来越困难,而且给他们的空间越来越狭窄。而那些垄断企业,靠着巨额的垄断利润,在股市圈钱,到银行赖账不还,还清退越来越多的职工,这还不说,还经常要国家的补贴。这样的垄断行为,不仅造成了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而且不公正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况且,国有企业的资源投资是低价的,甚至是免费的,民企的土地、资源、融资成本都是高价买来的。像那些不为国家创造真正的利润的,还不如民企“高尚”,最起码民企还能为就业出点力,为社会资源配置做点贡献,我们的国企大爷,亏损了还能体现优越性吗,到处问国家要补贴,这些补贴是哪里来的,还不是税收转移过来的。
市场最基本的要求是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市场参与主体,垄断企业的优越性是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尊重和优势的,不是靠设卡设岗不准别人搞自己一家独大形成的,这样对国家对经济对民众有什么好处?国企领导者不是认真去扩大市场竞争力,而是整天想着怎么向国家要钱,要政策,要卡人家的手段,要项目要贷款要圈钱,就是不去向市场要效益,给职工谋福利,给国家创造效益。
据报道,由中石化投资建设的国内第二条天然气长输管线“川气东送”工程8月3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后,管线途经的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省市天然气价格相继上调。本来大家期望,随着竞争的增加,会使得气价价格下降,没曾想到,不但没有成为降价的砝码,反而反戈一击,成为涨价的诱因。
更可气的是,现在还形成一种“抱团垄断”的贵族化格局,各大企业联合垄断,比以前单一垄断更可恨,形成了一张垄断网,网住了经济。垄断是创新的枷锁,这是全世界都承认的,当年微软成为最大之际,为了防止垄断阻碍创新,强制拆分微软。美国人知道,一旦形成行业的垄断,美国的创新能力就完蛋了,国运就完了,这是美国总结了西班牙、荷兰、英国霸权国家衰落之后,得出的秘诀。就是保护成千上万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是创新之源,老百姓活命之本。
身份没有优越性,身份的优越性要靠公平竞争来保证,你不能说你是国企就比别人优越,有竞争力,是骡子是马需要在公平的环境中比出来的。你说你有优越性就有优越性了吗,现代公民都不是傻瓜蛋子了。古代有侠气者,都希望以公平的竞争赢得尊重,现代企业也是一样,要以真本事赢得国民的尊重。
我们也要抓紧改变这种抱团垄断的格局,产业规划和淘汰落后产能不能牺牲小企业的利益,成就大企业的霸权,那样会形成强大的阻力,是作茧自缚,到最后大的不能倒的地步,就很难收拾了。
我们有那么多的民众需要就业,他们的就业途径垄断企业又不要,还不给民企留一点空间,岂不是太有损公正。不需要将这些问题放大大历史视野来看,仅仅从民生角度来说,这些巨无霸都是民生的灾难,肆意涨价,挤出别的竞争者,将公权力私用化,形成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批评是为了进步,希望这些企业能够有一丝仁义道德和良心,既是为了自己不要做得太过分导致历史审判,也是为了整个国家和民生的进步。
中央布局了民间投资新36条,最核心的是打破各式各样的垄断山头,只有如此,大量的游资才会回到能够增加就业提升经济的正途上来,各种结构性调整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就业增加才有实际性的效果,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才能有真正的路径。破掉各种垄断山头,为民企打开一丁点空间,都能让经济腾飞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