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挑战常识要有点基本功底
2010-08-06 16:54:21今年以来,一些荒诞不堪、不值搭理的房地产事情(包括数据)不断被新闻媒体炒作,连中央电视台都像模像样的认真讨论、评论,连国务院的一些部委都要出来解释澄清。这种现象使人感到份外吃惊,十分厌恶。因为大家如果谈的是一桩正事,那么是值得研究、探讨,值得当一回事的。但如果是一个假事或伪数据,纯粹是为了博人眼球,为了佐证自己根本不靠谱的观点,反而也能招来像模像样的评论和高层回复,那么整个事情就成了一个闹剧和谐剧。
这种情况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媒体、我们的有关政府机构,实在缺失房地产的基本理论、基本常识和基本实践。倾盆大雨般的对房地产的批评和指责,大多数都来自于圈外人士,用的都是有色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观点。
典型的有这么几件事:
一是最近一大批媒体跟风瞎传,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540万套住宅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说明这么大量的空置房足以供2亿中国人居住,说明我们的房价和消费是多么的不合理。在我看来,这种消息的制作者、传播者和相信者基本都没有我国房地产的基本常识。
想想看,我国现在城镇常住流动人口约6.2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5%。设想城镇户均人口2.6人,那么我国城镇家庭户也不过就是2.39亿户,这是极限值。空置6540万套,相当于3.66户家庭就空置一套房屋。这个谣造的不靠谱。
有意思的是中国商品房每年的空置量业内人士都是清楚的,这次站出来讲的又是任志强先生;过去统计局对外公布是空置量,现在称作是开发企业商品房待售面积。
2005-2007年我国商品房空置量实证
年份 |
空置量(亿平方米) |
涨跌幅(%) |
2005 |
1.4679 |
|
2006 |
1.4550 |
-0.9 |
2007 |
1.3463 |
-7.5 |
2008 |
1.8626 |
38.3 |
2009 |
1.9947 |
7.09 |
1994年到2002年期间,全国房屋的空置量由3289万平方米上升到12502万平方米,年均增长1151.6万平方米,年均增幅为18%。
另一件事是前不久将中日两国房地产进行比较,指出中国房地产即将崩盘。这种无稽之谈也能被我们的党报和央视像模像样的评论了一番。在我看来,完全是浪费新闻资源,转移公众视线。中国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每年大约有1500万原来的农村人口进城镇工作生活,怎么会出现房地产崩盘?这是骇人听闻的怪事,是幼儿园小朋友晚上的噩梦呓语罢了。
第三件事是在今年1月份,著名博友牛刀先生宣称2010年开始的短短11天时间,上海人就将52万套二手商品住宅挂牌销售,以此证明政府的调控政策已使上海人成为惊弓之鸟,投机房在上海是多么巨大。这是典型的一件外行说大话的事例。上海市2009年全年商品住宅销售量也不过就是15万套。二手房全年成交量也不过是20万套。事后我当面向牛刀先生指出,你的数据是错误的,而且错的离谱。
再讲一件事,杨红旭是我的同事,几年来通过刻苦努力进步很快,其博客在社会上影响非常大。短短的一个微薄,就引来了国土资源部分管司长的回应。内容是批评国土资源部关于我国供地的数据说法前后自相矛盾。
很可惜,这其中也有乌龙。国土资源部原来讲的是“万公顷”,到了杨红旭质疑时,便成了“亿公顷”,扩大了1000倍。国土资源部讲了“住房用地”和“住宅用地”两个概念,两个概念下的数据不一样。估计杨红旭也没有弄懂,就去质疑了。其结果杨红旭的质疑被国土资源部的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了廖永林轻而易举的给挡了回去。我相信这件事杨红旭是会牢记教训的,挑战、质询都是容易的,但不能离开常识,一定要有业务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