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房地产调控政策势必要放松修正—又见领导到处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
2010-07-08 17:45:277月5日的新闻媒体报道,温家宝总理9天内四度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
此种情况在2008年9、10月间我们已经看到过一幕了。当时由于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促使中国经济进行硬着陆。政府领导人先后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各地领导和专家的意见。此后,我们看到了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来了一个U字型的大调整。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层面一旦向地方问计,预示着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必将发生转向性调整。在中国这个地方,历来错误的经济政策都维持不了多久,因为政府承受不了经济现实的疲软、衰退和崩溃。现实主义都是最终战胜理想主义。
今年年初,一批青年才俊和趋炎附势者呼吁政府动手打压房价。他们认为中国经济“保八”的任务已经完成,具备再次向房地产业动手的环境条件。在房地产调控导致中国资本市场生灵涂炭的时候,他们坚持认为只要把房价打下去,即便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受到影响也不要紧。时序上完全可以先把房价问题解决掉,再去挽救中国经济。
在2010年年中的时候,谁都看出了中国经济问题来自于宏观调控政策失误,谁都看出中国经济是由主观因素导致衰减的。但是总有那么一批同胞,鼓励领导“重点是决心”、“必须咬紧牙关挺住”、“在可承受的最低经济增速下,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
在他们眼中,公平比效率更重要,更优先;理想比现实更公平,更崇高;调结构比保发展更民生、更必要。他们永远难以理解,中国的所有问题都必须依靠经济发展来解决。通俗的讲,就是依靠做大蛋糕来解决民生温饱。
其实,和谐社会、低碳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转型虽然都是永恒的长期目标和治本措施,但他们都解决不了眼前的经济衰退和民生问题。眼前的经济问题就是要治标。标都治不了,何来治本;标都治不了,何来治本的正确性。
历来治本的经济方略,都是只能高瞻远瞩,不能洞察秋毫;只能高屋建瓴,不能短促出击;只能长期坚持,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历“任”接棒,不能一“任”而成。不懂这个道理,何来“治大国若烹小鲜”。
什么既要“防止经济大起,又要防止经济大落”?明摆着是把握不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决策的重点。
什么“最困难时期”,“不确定因素”,“两难增多”?都是一批不食中国社会经济人间烟火的不懂装懂的专家学者,给领导瞎支招、乱托词惹得祸。
什么“既要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着实让天下人看的是一头雾水,看似全面完整、却是标准的空话套话。
什么“复苏曲折超预期”?就是专业知识不足,而不能够瞻前顾后,运筹帷幄。
我担心,政府领导人在座谈会上听不到真正有见地的不同见解。
我坚信,现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都是短期化的,又到放松调整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