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收藏博客 | 豪宅博客
    个人资料
  • 姓名:李战军豪宅专家
  • 博客等级:16
  • 博客积分:309901
  • 博客访问:347093
    博客标签

我的好友
  • 博文

金融学者,请谦卑点谈房地产

2010-06-24 10:56:48

我国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始之2003年央行的文件。从2003年到2005年的一段时间,一批金融学者貌似房地产专家,大谈中国房地产业给金融业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市场风险,危及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运行。他们还严厉的判断中国房地产充满着价格泡沫,中国的一线城市商品住宅的市场价格应该跌去一半。

这当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摩根斯丹尼的谢国忠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的易宪容。很可惜,两位学者都被他们原先的所在单位逼离了原先的岗位。实际上是被原体制做了区隔。

上海有个金融法律学者叫傅蔚冈,是东方早报的专栏作者。还有个更知名的财经记者叫叶檀,还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房地产战争》。傅蔚冈我不熟,叶檀则是我认识且受本人尊重的新锐学者。但他们在谈及房地产问题的时候,大量的常识性错误和基本现象的判断失误,那才真叫不靠谱。但他们感觉好啊,我偶有一点汗颜,也无妨他们的学术造诣,总体上还是往上走的。

这个月,两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一个叫夏斌,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一个叫李稻葵,现为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两人齐声呼吁继续调控楼市,成为现在打压房地产产业和市场的两位急先锋。

夏说,应做好花两到三年的时间,逐步消化房地产泡沫的准备,还要求尽快出台简单易行的、便于打击炒作房地产的税收政策。

李说,今天房地产的政策调控就是解毒药,把2009年大规模的贷款、大规模的金融政策副作用打下去。本轮房地产调控不会造成经济增长动力的匮乏,而抑制房地产过快上涨的政策也还会持续。

夏、李二位的思想观点,立此成据,但愿他们的话能够成为现实。而在我看来,两位的房地产学术观点和政策主张都是错误的,与中国房地产人的总体认识差距甚远。

中国金融业的问题一点不比房地产少,甚至更为严峻,其改革步伐很小,传统保守势力很强,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严重不相适应。金融学者不把金融业的事办好,反而转移视线,嫁祸于人,鼓吹打压房地产,实在不够厚道。

衷心希望夏、李两位先生深入了解一下中国房地产的现实,弥补自己的知识短处,谦卑的发表良性专业意见,赢得房地产业界人士的尊重。

我在北京看到了一批青年才俊,自我感觉甚好,好像天底下什么经济问题都明白,夸夸奇谈,而不食中国社会人间烟火。博眼球,博声响,博影响力,给领导和社会提供的馊招、坏招一箩筐。前几年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王小广,被报纸媒体捧为国家发改委专家。其典型的一篇“房地产十大谎言”文章就是其学识专业的耻辱碑。

我国商品房的市场价格问题哪里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第一位的问题?用得着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吗?现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哪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决策人实在没有必要给自己挖个坑,跳进去,怎么也爬不出来。一两年可以,三五年也可以,七八年也可以,但最终还是要承担决策责任的。怕的是做了决策,不承担决策责任。怕的是不认输,要面子,继续与市场对赌下去。

调控七年都没有把中国的商品住宅房价打下去,我们还需要几年时间来证明一定能够把房价打下去?该改弦更张啦。

既然是坚决遏制局部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调控决策就直接给这几个城市执行不就行了?为什么还下发全国一刀切的普遍执行?

紧紧地捏着自行车的刹车把,拼命地登着踏脚板,这就是今天中国的经济现实。

阅读(1163) | 评论(1) | 收藏(0) | 推荐(0) | 举报

落雪飞梦:2010-06-24 13:12:04
  • 发评论
  • 登录 | 注册
  • 最少5个汉字。请勿发表色情、反动的内容或广告,谢谢合作。
    • 请选择表情
    • 真棒
    • 我生气了
    • 我酷吧
    • 微笑
    • 热吻
    • 好害羞
    • 翻白眼
    • 悲伤
    • 抓狂
    • 疑问
    • 窃笑
    • 惊讶
    • 鬼脸
    • 大笑
    • 呲牙
    • 闭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豪宅之家的观点或立场。
    copyright (c) 2004 haozhai.cn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豪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