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收藏博客 | 豪宅博客
    个人资料
  • 姓名:朱大鸣豪宅专家
  • 博客等级:16
  • 博客积分:507370
  • 博客访问:543976
    博客标签

我的好友
  • 博文

面对中国大失业在即政策必须大扭转

2010-06-21 11:35:47

被视为罪魁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日前非常担忧美国的债务危机,他指出,美国政府可任意印美钞来偿还任何债务,并无疑会继续这么干。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长期利率处于较低水平的局面将持续数月之久,甚至会延续到明年。而且,这位前罪魁还担心,从历史的角度看,对长期美国预算的预测(特别是美国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的误差范围是异常大的。我们的经济无法承受低估财政危机的破坏性势头这样的重大失误。

无论从美国激进派还是反对派来看,低利率将持续到明年,可能是一个共识了。就算被蛇咬的格林斯潘也认为不得不这样,虽然这里有着比较大的风险。其实,中国对于通胀的容忍度已经开始上升,对于经济低增长引发各色危机的担忧开始上升。

央行日前发布报告,其中有一句话很重要,要进一步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而就在此前,央行大规模地在货币市场上投放货币,一投放就是四周,因此,市场的资金短缺已经有所缓解。

除了央行老调重弹的错此外,我们之所以挑出“要进一步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这句话,主要是因为这其实反映了短期内宏观政策的一个基本取向。从这里我们看出,货币政策的操作思路,在外部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下,房地产市场低迷恐怕会引起消费与投资的低迷的情况下,不得不有所改变。因为管理层很清楚,局部性的通胀只不过是癣疥之疾,而经济低迷对于庞大就业需求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场最大的考验。

此前,货币政策实际上和财政政策已经背离,而不是相辅相成了,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经济险象环生。因为如果没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大规模的投资项目很可能变成烂尾项目,而且政府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当房地产调控继续深入的时候,土地财政和交易税都大幅度减少,对于赖其生存的地方政府来说,债务只能越来越大,其实他们都在等着土地市场好转以及房地产市场好转以便还债。

另一方面,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已经套在房地产中的大量资本赶出市场,这些资本开始危害其他资产,恶炒各种各样的资源和农产品。这对于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是一个障碍。因此,当房地产储蓄池被破坏之际,宏观调控也就是进退两难的时候。越是在这个时候,高层越是要调节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防止经济硬着陆,防止经济二次探底。

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最近一段时间的背离,很多人其实很担心这种走钢丝的经济调控。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6月16日表示,由于中国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结束,数以百万计的临时工作将被解除,中国明年可能面临严峻的失业形势。中国发改委公布的研究报告预计,中国政府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增加了长期就业岗位560万个,临时工作岗位5000万个。中国劳动力市场明年劳动力供给可能增长3900万,其中包括758万的大学毕业生,600-700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2500万失去和经济刺激计划相关联工作的临时工。预计中国2011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7.5%,明年新增就业岗位可能仅有800万个,这将导致中国明年的失业人数达到3100万人。

对于中金的预测,我们是有保留的,但三点可以基本确认,第一是中国确实有着巨大的“待业者”,此前总理透露出的2亿人,现在有千万级别以上的精英待业,对于社会资源是浪费,也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

第二,中金认为明年增速将放缓至7.5%,那就是结结实实的二次探底。但是,是不是这样,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确认。第三,此前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际上是紧缩的货币政策配合其实面临着左右不是人的风险。看看央行的报告就知道了,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新开工项目的贷款。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货币政策的逆转使得烂尾风险很大,削弱需求能力从而进一步恶化过剩产能的消耗,货币政策逆转还使得地方债务危机浮出水面。

央行政策可能在新的形式下已经发生重大逆转,而且,这种逆转是防止风险所必需的。但就目前的迹象来看,政策还在含糊不清地躲猫猫,这对于资本市场动荡不安起到加强的效应。

阅读(724) | 评论(0) | 收藏(0) | 推荐(0) | 举报

暂无评论
  • 发评论
  • 登录 | 注册
  • 最少5个汉字。请勿发表色情、反动的内容或广告,谢谢合作。
    • 请选择表情
    • 真棒
    • 我生气了
    • 我酷吧
    • 微笑
    • 热吻
    • 好害羞
    • 翻白眼
    • 悲伤
    • 抓狂
    • 疑问
    • 窃笑
    • 惊讶
    • 鬼脸
    • 大笑
    • 呲牙
    • 闭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豪宅之家的观点或立场。
    copyright (c) 2004 haozhai.cn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豪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