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为新华社害羞
2010-06-04 15:08:13近几年来新华社关于房地产的视点、时评和消息报道,准确、正确的不算多,混淆视听的不少。
6月2日,上海《东方早报》登载新华社上海6月1日电,声称“房产税出台为期不远,银行能承受房价下跌20-40%”。
谁都知道,新华社长期支持出台物业税,在最终弄明白了物业税出台不合法理,没有程序,实施困难之后,先改换“保有税”,再演变到“房产税”。这是因为“保有税”根本就没有走全国人大法律程序的思考,对现已颁布过的“房产税”实行权力解释和权力操作,对中国城镇80%拥有房屋产权的家庭户最终开征房产税。
全世界的低收入者和“左派”,都是反对政府对老百姓征税、加税的。开了眼界了,中国号称的低收入者和“左派”,却一个劲的鼓吹和拥护政府对老百姓征收财产税。“左派”们从不关心在通过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中国老百姓,着眼点也不是进城打工的农民,而是关心和这批记者一样年龄的所谓发嗲的、自称痛苦的夹心层。他们打着各种旗号,就是要向有房、有车、有工作的老百姓借助政府之手实行财富剥夺。
联想到前些天先是发改委一单位的所长助理说,房产税三年内征收不了。人家是有单位、有职务、有姓名的正宗新闻,引得股市大涨。事隔一天,新华社越俎代庖的发表消息说,那个人的讲话不代表发改委官方的意思。新华社澄清斧正的消息,没有披露是发改委哪个部门、什么官员、叫什么名字的人对新华社讲了那么一通话,整个就是一个闷葫芦。明眼人一看就是一个蹊跷消息。结果弄得股市又跌了回去。
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关于2010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就是一个国务院内部部门之间工作的正常通气、沟通和表态,并不是下发全国要求执行的通用文件。被新华社弄成了“房产税已无悬念”、“房产税推出已被批准”。糊弄老百姓太甚了,偷梁换柱太明显了,向国家有关部门施压太笨拙了。那个《意见》是讲要推进房产税的“改革”,而不是讲房产税全国“实施”。更何况发改委文件所指的房产税改革并不特指一个税种,而是涉及所有房产税的改革。
这次新华社又代表政府主管部门对外宣称“房产税出台为期不远”。更胡说“银行能承受房价跌20-40%”。谁都知道,银行内部的压力测试是银行工作的一项程序性内容。将压力影响可能产生的作用数据化并具体分析说成是“能够承受”的结论,这是明目张胆的歪曲。表明新华社要求的房地产调控就是希望看到的是交易大幅度萎缩,房价大幅度下跌,信贷诚信和信贷回款出现大混乱。简言之,就是要狠狠地折腾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即便股市大跌也不要紧,即便中国经济硬着陆也不要紧,当前最要紧的就是房价大跌,就是政府征税。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各个城市的房价分别下跌20%、30%、40%、50%的时候,住房贷款不良贷款金额将分别达到1968亿元、4227亿元、6444亿元和9257亿元,对全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比例上升幅度分别为0.46%/0.99%、1.56%和2.17%。这些数据对不懂行的人来讲都是小数据,对懂行的人来讲则是大数据。
任何房价下跌的市场表现都对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消费贷款的回笼带来影响,数学数据的房价下跌可能带来的是几何数据的回款紊乱。
阅读(1170) | 评论(3) | 收藏(0) | 推荐(0) |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