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立波对嘎亮,关公战秦琼(下)
2010-02-03 14:11:01立波对嘎亮,关公战秦琼(下)
第九,从消费层次来分析——或许今天一场周立波的演出,可以买蔡噶亮的月票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因为周立波已经成为时尚,所以这种消费背后的水分是大大存在的,有盲目有攀比有交际有赶潮流有追明星,所以尽管对外宣称没有赠票但不会没有公款消费,广东人说“请你吃饭不如请你流汗”,或许上海人可以说“请你开口不如请你清口”,这点应该说蔡噶亮的受众是真心真意真腰包,去的观众目的很单纯,去放松去发泄去找乐。
第十,从竞争关系来分析——两者非常有趣地可以一言蔽之“周立波开坏郭德纲,蔡噶亮开坏周立波”,看得出两者之间关系微妙,都不可能不知道对方但都很有默契地异口同声“没看过对方”,这种“我没看到周先生表演所以不便评论”的官式客套背后,后者是充满一丝不服的。这点从蔡噶亮符合郭德纲就可以看出,颇有点“周立波反对的,就是蔡噶亮支持的”可爱的执拗,好在周立波未有对对方做出任何评论,否则这种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的平衡格局就被演绎成一场彼此嘴仗了,那就太市井了。不过对于那个“大蒜和咖啡”,是有点大城市沙文主义了。
第十一,从个人魅力来分析——周立波属于“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蔡噶亮正相反,属于“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可能这和两人的经济状况比较吻合:周立波对于表演的态度已经无关谋生而是兴趣,所以信手拈来比较笃定,蔡噶亮则属于常宝华先生早年经历般“家里的开销都是一口一口说出来的”,所以他更加入景,更加将个人情感和倾向添加其中,这种“从微笑看到眼泪”的市井表演,能博得插队、回沪、知青、下岗等各种时代变革中受压人群的认同,也就不奇怪了。
第十二点,也就是最后一点,从未来趋势分析——两者更加属于“横竖”型交错:周立波的定位是地域性的,属于向“上海宝贝”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观众需要的),他不屑春晚是聪明的,走出上海会是冒进,在中国传统北方文化强势的局面上,南方的精致还是比较小众的,不要去相信什么“艺术不分国界”,维也纳金色大厅里面坐着的温州暴发户有几个是真的懂音乐,还不是“时尚两个字好辛苦”!蔡噶亮的发展方向是“时代偶像”,他是属于这个年龄那个火红时代的代言人,他更加民生更加草根更加亲人,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如果固守这一套,他的群体会随着他个人的理屈词穷和年华老去而逐步衰败,但如果蔡噶亮再转型又不是人们熟悉的那个蔡噶亮,又要涉及到群体流失和再培育的问题,无解,或许这就是艺术消费竞争的残酷性使然!
絮絮叨叨地比较了两个上海脱口秀的代言人,其实不要什么结果,我的本意也不是通过暗示想划分什么不同,只能说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消费需要,两个人都不容易,在这个激烈、残忍、嚣张和功利并举的年代,让人哭容易让人笑却不容易。
希望两者都走好,都走得更长。
这个城市需要有8小时彼此倾轧之外的释放管道!
有钱的没钱的,
得意的失意的,
圆满的寂寞的,
可以不一起吃饭可以不一起唱歌,但可以一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