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收藏博客 | 豪宅博客
    个人资料
  • 姓名:冯晓东豪宅专家
  • 博客等级:16
  • 博客积分:190150
  • 博客访问:211953
    博客标签

我的好友
  • 博文

7000亿改善民生,为何百姓不满高房价?

2010-01-07 17:36:00

7000亿改善民生,为何百姓不满高房价?

(文/冯晓东)

冯晓东 和 上海易居房地产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战军(左)

中国09年用7000亿改善民生,可百姓依旧不满高房价。这个题目我自己都觉得有点“病句”,不过,我没改,也不想改,病句就病句吧,正好符合我要阐述的“病态话题”,这样也好。

回首2009年,国家在提出保增长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口号“保民生”。早在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10项措施中,就把民生问题放到了最突出的位置,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像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等民生工程也占到了相当的比重,这几项投入就将近7000亿元。而我们都知道的是民生会成为2009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于是,岁末年初,又到了2010年初,温总理于是总结陈词:今年改善民生方面我们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二件事情就是从今年开始,我们在农村试行农民的养老保险试点。但,更多人想问的是:房价呢?7000亿改善民生,为何老百姓依旧买不起房子?或者说,7000亿改善民生,为何老百姓更加买不起房子?为何百姓不满高房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养老保险固然重要,但不管城市还是农村,眼下的中国,关于房子的问题已经成了头等大事!不能改善居住,结婚买不起房(哪怕是小房子),明明是户籍有所属这个城市的弱势群体,却享受不到经济适用房,明明是调控,房价却越调控越高,而工资收入多年来在相当一部分公司企业从来没涨过,不让你下岗就不错了,如此种种,难道中国09年用7000亿就真正改善了民生?

2009,民生是有困境的。我们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为了改善民生。在整个应对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政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推进投资与信贷扩张,受到外界高度关注。事实上,四万亿一揽子经济振兴计划中的民生项目也在同步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来自前所未有的困境。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第四季度GDP增速急剧下滑到了6.8%,导致全年经济增长回落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给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失业的农民工曾一度高达2000万人,大学生失业率也高达12%,接近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3倍。令人头疼的还不仅仅是就业。上学难、看病贵、房价高这三大民生难题,,在2009年显得格外刺眼,其中最让百姓不堪承受的就是房价。从2009年年初至今,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一路飙升,北京和上海的房价涨幅都超过了60%,在深圳,这一数字更是高达90%,民众纷纷大呼“买不起房”,浙江宁波甚至有外来务工者因为租房太贵,而把废弃的集装箱当做自己的栖身之所。高房价也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的严重关切。

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社会反应强烈。对此,连美国时代周刊也刊登文章说:泡沫,为什么房地产是中国最头疼的难题?文章表示,迅速攀升的房价成了中国政策制定者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城市的房价上涨已超出普通人的购买能力,而这不仅会引起社会不满,更会抑制消费。在国外媒体的注视和国内民众的期待中,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如何破解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难题,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题。

我们确确实实到了这样一个清醒的来回答我们为什么发展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发展,GDP为什么增长,最终还不是为了要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很好,过得有安全感,有富足,现在是到了这个时候了。面对争议最大的住房问题,能否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一项项民生投入,一个个民生工程,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及时之举,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之策。我们看到,2009年中央和地方政府肩负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在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考卷上,不断给出一个个漂亮的答案。但是,面对难度最大争议最多的住房问题,又能否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地寻找这个答案,国务院也明确提出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温总理也强调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但如果,我们去各地看看,这些办法究竟具体给了老百姓哪些好处呢?

保民生,绝不仅仅意味着政府多花钱就行,更重要的是在对待保民生这个老话题的时候,能有一些新思路,想出一些新办法。对于老百姓来讲,在所有民生话题中,住房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

当然,也有好的地方,但我以为这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全国这么大,一碗水端平真的很难。比如2008年7月,长沙在全国率先成立住房保障工作局,并全面推行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规定具有长沙市户口5年以上,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上年度城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5%(人均1010元/月)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都可以得到货币补贴。无房户的补贴标准为8万元每户,住房困难户的补贴标准为5万元每户。这在当时测算的商品房的价格3500左右时经济适用房是2200左右,那么差价一般是在1200左右,一个60平方米的房子也就是7万2,这个差价考虑到能够支付的。因此,的确是让老百姓“满意”了一回。

货币补贴政策的出台对购房者意义重大。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经济适用房往往位于城市的偏远地带,交通不便、配套落后,而在实施货币补贴之后,购房者可以在市区的任意位置选择自己中意的商品房,经适房和商品房的界限已被彻底打破。实际上经济适用住房已经融入所有的住房项目当中。灵活的政策、适度的补贴和便捷的手续,激发了低收入人群压抑已久的购房热情,截至目前,长沙已经为24000户居民发放了住房补贴,是年初预计数量的两倍。在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居民还在排着长队等待经适房摇号的时候,长沙的部分城区甚至出现了经适房团购的火爆景象。之所以如此重视保障性住房工作,是因为政府意识到住房对于民生意义非凡。

大家都知道,一套房子意味着一个家,一套房子也意味着几乎是一辈子的积蓄,一套房子也意味着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幸福的标准,所以我们觉得现在衣食住行,衣和食没有问题,行这些年通过努力解决的也比较好,真正难的,花钱最多的困难还是房子,所以我们讲民生,应该说住房是最大的民生。然而,货币补贴等举措在施行中并非全无压力。但虽然存在不小的压力,面对一些积蓄多年的民生难题,政府需要转变思路,找到政府投入和百姓需求之间的平衡点。比如我们经济适用房是采用货币补贴,还是采用实物分配的方式的问题,这确实有一些争论,但最后大家要形成一个共识,就是什么东西最有利于解决住房困难的家庭的住房问题,我们讲,小平同志讲“三个有利于”,那我们讲什么东西最有利于尽快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如此,我们看到2009年,货币补贴政策为长沙拉动了150万平米商品房的销售,占销售总量的12%,开发商捂盘惜售的状况几乎绝迹。价格方面,长沙全年商品房价格涨幅还不到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于是,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长沙名列第六,而在评选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房价。

举例是为了说明。长沙的努力仅仅是全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一个缩影。国务院已经批复同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成员遍及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等17个政府部门;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2009年我国一共投入了1676亿元的资金,比2008年增长了5倍;在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里,中央又密集开出药方,为高烧不退的楼市降温,力度空前。国务院温总理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捂盘惜售、占地不用、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的行为,使我国的房地产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

我想,这个可以有,这个,也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期待!

阅读(1119) | 评论(3) | 收藏(0) | 推荐(0) | 举报

幽蓝冷月:2010-01-07 22:25:31
住房是最大的民生
政府何时才能真正解决这些苦难中的老百姓住房问题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林中樱子:2010-01-07 21:15:45
这个可以有,这个,也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期待!
aoaoao:2010-01-07 17:47:34

照片很有气场~~~~
  • 发评论
  • 登录 | 注册
  • 最少5个汉字。请勿发表色情、反动的内容或广告,谢谢合作。
    • 请选择表情
    • 真棒
    • 我生气了
    • 我酷吧
    • 微笑
    • 热吻
    • 好害羞
    • 翻白眼
    • 悲伤
    • 抓狂
    • 疑问
    • 窃笑
    • 惊讶
    • 鬼脸
    • 大笑
    • 呲牙
    • 闭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豪宅之家的观点或立场。
    copyright (c) 2004 haozhai.cn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豪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