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证券资本市场不认可本轮对房地产的打压
2009-12-24 13:04:09
12月14日,星期一,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认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四条措施。当日是近阶段我国证券资本市场上的一个高点,上证指数为3302。
第二天,报纸上公布了前一天的会议精神内容,中国证券市场上房地产板块、金融板块、能源板块率先急转,引领大盘单边大幅破位下跌。15日上证指数为3274,16日为3255,17日为3179,18日为3113。全周股指轻易击穿三十天均线,直逼六十天均线,市场人气涣散而不可收拾。
进入第二周,21日上证指数为3122,22日为3050,23日为2073。一路继续下滑,周三才勉强止跌。
本轮证券市场大幅收阴,不管可以清理出多少条背景原因,但导火索和直接原因就是市场判断房地产业再次受到打压,并牵连到相关产业,这是不容抹杀的基本事实。
一年以前,国家对中国房地产产业猛踩油门,各地政府相应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救市措施。中国房地产业也争气,率先于中国其他产业回暖复苏,对今年我国宏观经济的“保八”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一年以后,国家对中国房地产产业又狠踩刹车,又拿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说事。某些领导的讲话是一种恶狠狠的宣判语调,一些部门又推出表态性的相关措施,惹得新闻媒体本周之内处于亢奋状态,房地产的相关消息压过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一时间乌云压城、风雨欲来。全中国最主要最急迫的问题似乎就是中国的房价,一些人就是认为房价问题涉及到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城乡公平和社稷安危。
以12月22日“东方早报”为例,一天的报纸就有N多条消息是关于房地产的。现将大小标题列出一下,就能看出倾向性了:“基金狂抛地产,压垮跨年行情”(欢呼雀跃—李注,下同。)、“短期内地产股可能还需要再调整一下,目前先出来避险比较好”(险恶预测)、“遗弃地产股”(公开号召)、“工信部将及时建议调整房产汽车政策”(给人感觉工信部也参与房地产政策调整)、“万科已准备好房地产泡沫破裂”(耸人听闻)、“王石称‘宁可慢半拍也不可做房价领跑者’”(树立了王石做典型榜样)、“地产股反弹、沪指险守半年线”、“无量反弹难持续”(看吧,反弹也无量,从三十日均线跌到120日线)、“不应让房地产成为地方政府的‘名利场’”(险恶挑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上海涨幅最高楼盘一年上涨超120%”(谁涨的最高就报道谁,枪打出头鸟)、“沪银监局尚未收到二套房首付五成的通知”(提示、预警、造假)、“北京一媒体:打击投机第4拳将出 二套房首付比将提至五成”(言之凿凿,有根有据)、“一次性支取的公积金申购经适房时也要申报”、“彩票收益也算可支配收入”(指责上海经适房申购门槛太高)、“经适房申请受理四天已接访近3500户居民 徐汇两户居民已上交申请表”(3500户接访,仅两户能上交申请表)等。
上海其他报纸都注意到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2009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上,发表了一些列重要观点,如中国经济危机两次探底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中国明年还会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政策局部调控不会改变中国房地产中长期稳定增长的趋势;中小城市放开户口限制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相当多的机遇;房地产行业很明确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东方早报将这些内容都不作为标题,而选择了“物价会有一轮较快上涨,货币政策收缩已开始”作为标题。其用心一目了然。
老实说,上海“东方早报”关于房地产的报道其财经价值真实性和实用性的含量是非常低的,经常误导读者。
为什么一谈到房地产产业,相关部门和媒体还多多少少保持着客观性。而一谈到商品房价格,就像中了魔似的,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对策,尽讲一些胡话、假话、空话。中国房地产业还好端端的,今年还是立了汗马功劳的,怎么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经济不确定性因素还很多,就要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吗?就要万人皆可欲杀吗?变脸也不能变得这么快。
李战军老师,圣诞快乐!平安夜要消消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