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买涨不买跌,未必适用房地产
2012-01-16 09:40:44这段时间房地产的形势的确严峻,从限贷限购等调控高压政策的持续定调,到相关高层持续做出“让房地产稳中有降”的定性,所有从业者应该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那些“一个广告打出去,一千套房子卖光光”的傻子卖房时代已然过去。
部分开发商出于年底回笼资金的需要,开始打折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前两天看第一财经对于谢国忠先生的专访,他说房价要全面下跌50%的观点,还是值得玩味。
从一定程度上讲,在和楼市有关之前,谢国忠先生是被相关媒体奉若神明的高人,因为他准确地预测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因为介入房产话题以来他一贯的看空表态,让很多多头拥趸对他从争论上升到了“人参公鸡”,关于谢国跌的绰号也已经叫响大江南北。
今天,不想就50%这个说法对不对来分析,之前的N多砖家已经口水不少。
从本人从业者的立场来看,当然也不希望真的出现这种局面,但和所谓的全场五折相关联的是N多砖家认为“房地产和金融投资一样,是买涨不买跌的产业”之观点,本人作为曾经的金融从业者如今的房地产从业者说点不同看法:
金融投资特别是衍生产品投资中,的确存在着普遍的买涨不买跌心态,印象中美元兑日元从1995年开始持续升值,(如果我的记性还可以的话),Dlr/Jpy从95.86一路反弹、反转乃至高歌猛进的过程至今历历在目,直到那个春天的晚上,伦敦市场触及147.33之后彻底灭顶。
在这个持续2年多的美元强势环境中,也不断有类似谢国忠之类的市场人士对Dlr/Jpy的态度从“近阶段是正常反弹”到“Dlr/Jpy实现反转确认”,乃至有点Hold不住地开始不断叫嚣“警惕美元过去强势,当心日本央行随时随地干预”。
但就是在美元兑日元突破120.00时候的一路看空,该币种还是一路走高到了147.33的高位,这种伴随着市场人士观点演变的市场发展,和今天的楼市何其相似?
那个暴跌的晚上,我在午夜12点的纽约市场午休时分,短暂曾经冒险买入日元,但仅仅维持了15分钟就拿着几万日元的蝇头小利逃了出来,后半夜又是一轮腹泻,那个晚上美元兑日元暴跌1400点,收在了134.00上方。
凌晨我从交易室出来,形容自己那个晚上的买入日元行为,用了一句成语叫做“刀口舔血”,至今印象深刻。
但房产毕竟不是那个虚拟存在的衍生金融产品,金融是有钱人的麻将桌。
“在市场保持强势”这个定语前缀名下,楼市的确是买涨不买跌的迹象明显——自住客,生怕买不到房子又是一轮涨价所以要急着买;投资客,晚买到一天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天的涨幅所以要急着买。
但是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尽管观望严重,但我们必须看到为什么“龙湖、新城、星河湾等开发商在宣布降价后,尽管遭遇老业主砸场,但销售任务还是完成了”的道理。
今天还在等待房价进一步下跌的客户,可以将他们聚拢起来做个测谎实验,假设“房价跌50%,他们敢不敢买”,我有信心这个预测的答案是“敢买”。当然,参与这个测谎实验的客户一定是“真的买房需求对象”。
但问题是如今以上诸家开发商减磅在20%左右,已经成功启动了市场,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就算楼市里的开发商们有了下跌50%的底线,但也要有这样一个步步下跌的过程吧,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消费者的底线开始出现了分歧,所以有人会在不到50%的Stop-Loss过程中进入市场,而这种分歧在这波下跌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开发商有的选择坚持有的选择降价,也是分歧存在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各家经济状况不同”的客观存在;那么反过来就消费者而言,这种分歧表现的更加复合一些,不仅涉及到“各家购买力不同”,还涉及到“各家需求节点不同”这个所谓刚需程度不同的分歧,所以有的客户会在20%折扣入场,有的能忍到30%,但试想在“到达50%的过程中”,有人已经入市就是买跌的最好表现,那么有了买跌力量的支撑,我们何以确切说开发商有什么必要就遵守心里的底线而进一步下降到50%呢?
除非所有开发商被迫宣布全场五折,否则我们将看不到这个贪字变成贫的50%出现,所以谢国忠先生的论调,我还是有点怀疑。